主講老師: | 張博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國學智慧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和思想,包括哲學、倫理、政治、經濟、文學等方面的思想和理念。國學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它強調天人合一、整體思維、以人為本、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念,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意義。國學智慧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個人修養和道德水平,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時,國學智慧也可以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智慧支持和思想啟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1-19 12:31 |
課程內容知識點:
什么是企業文化 中國國學思想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的六大步驟 建設學習型組織文化 企業人才文化 道法自然的管理文化 團隊溝通文化 團隊責任文化。
培訓受眾:
主要針對高層、中層管理者。
課程收益:
1、企業家的責任
2、管理者的責任感
3、塑造員工的責任感
4、孝道文化與感恩文化
5、責任游戲
課程大綱:
(一)、什么是企業文化
1、從國學看企業文化的魂與魄。
2、企業文化的要素:物質、精神、行為、環境、信念。
3、文化是核心競爭力的核心。
通過老師運用國學對企業文化的解讀讓學員了解究竟什么是企業文化;
了解企業文化的基本要素;
了解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發展和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二)、中國國學思想與企業文化:
1、基于人性論的現代企業管理。
2、諸子百家思想概述。
3、如何將國學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文化結合?
4、上善若水與善之循環
學習諸子百家主要流派的主要思想;
了解東方管理與西方管理的主要差異;
諸子百家思想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三)、企業文化建設的六大步驟:
1、建立企業文化
2、傳播企業文化
3、復制企業文化
4、營造文化環境
5、文化固化成習慣
讓學員透過本章的學習,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詳細步驟,以及如何建立企業愿景與個人目標;并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中貫徹、塑造、傳播企業文化
(四)、建設學習型組織文化:
1、過去成功的理由往往是今天失敗的原因。
2、無知者無位
3、學習的三種方法
了解學習對于組織和個人的重要性;
培養自動學習的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心態。
使企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五)、企業人才文化:
1、諸子百家的人才觀
2、才與德究竟如何看待
3、企業如何塑造正確的人才觀
4、如何識人、選人、用人、育人
通過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梳理及大量案例的分析,讓學員明白企業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識人、選人、用人、育人的人才觀。
(六)、道法自然的管理文化:
1、 老子的道法自然管理思想與儒家的德治思想。
2、 如何實施無為管理?
3、 如何讓員工自動自發?
通過對中國主流傳統文化管理思想的剖析,了解如何學會無為管理;以及在無為管理之下如何讓員工自動自發。
(七)、團隊溝通文化:
1、團隊溝通文化
2、如何與上司溝通
3、如何與下屬溝通
3、溝通的基本要素
4、從諸子百家及中國歷史看溝通的技巧
了解團隊利益大于個人利益;
認識到團隊溝通的重要性;
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學習生活中的說話藝術。
(八)、團隊責任文化:
1、企業家的責任
2、管理者的責任感
3、塑造員工的責任感
4、孝道文化與感恩文化
5、責任游戲
領導者和管理者應該怎樣樹立責任感;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文化;
古代孝道與今世感恩;
學習如何在工作中讓員工有責任有擔當。
課程特色:
運用周易、論語、中庸、孝經、韓非子、鬼谷子、墨子、老子等經典智慧,演講風格引經據典、風趣幽默、啟發智慧、引人思考,互動實戰、案例豐富、針對性強、深入淺出、課堂氣氛活躍而有深度。并擅于運用訓詁學和中國歷史來解讀古典傳統文化的真義,借以深刻闡述人生之道和管理之道。致力于國學思想的研究和傳播,以及對現代企業管理和社會人生帶來新觀念、新思維、新突破。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