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吳凡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綜合管理是指將各種管理職能和資源進行全面、協調和有效的整合,以實現組織的目標和愿景。綜合管理強調整體性和系統性,注重各個部門和各方面的協同和配合,以實現組織的整體效益和長期發展。綜合管理需要具備戰略規劃、組織設計、人力資源、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生產運作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態勢。綜合管理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提高組織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綜合管理對于組織的長期發展和成功至關重要,它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1-29 14:49 |
序:如何理解新常態?
1.何謂“四個個時代”?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黃金時代——生長期;白銀時代——高峰期;青銅時代——調整期;黑鐵時代——衰退期
案例:二戰后的美國與日本,美國在調整期把夕陽產業轉移到日本,日本轉移到亞洲四小龍,四小龍轉移到大陸和印度。
2.中國“復合期”
人口紅利消耗殆盡,走在“中產陷阱”邊緣。
3.什么是新常態?
1、經濟增長換擋調速
2、漸進式的結構調整
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
4、改革進入深水區域
5、民生成為政府重心
6、中國要素國際提升
4.新常態的典型特征與啟發
新常態的背景下,企業經營環境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中國企業該有什么新的管理思維?該如何創新?
(1).人是觀念的動物,具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表現出什么樣的行為、態度
(2).我們很重視管理行為、管理態度、經營業績,卻往往忽略隱藏在其背后的管理思維
(3).有什么樣的管理思維,就會有什么樣的管理行為和管理態度
上篇:創新思維與企業創新發展
一、常見的思維陷阱
1.自我認知之難
(1)知覺偏差:眼見為實,真的嗎?
(2)認知偏差:看人與看己
(3)個性與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4)過于自信:您有自知之明嗎?
(5)定位之難:千里馬與孺子牛
2.思維定勢:以先前的知識、經驗、習慣對于現在或后繼活動的趨勢、程度和方式的影響,也是從事某項活動時預先準備的心理狀態
(1) 單極思維
(2) 知識&經驗偏見
(3) 利益偏見:無欲而剛與無欲則軟?
(4) 角度偏見:瞎子摸大象
(5) 慣性思維
(6) 從眾
二、什么是創新思維
1.創新是什么?
2.創新之路
(1)聯想思維
(2)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
(3)逆向思維
(4)超界思維
(5)概念思維
(6)系統思維
3.創新的落腳點:清晰的工作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1)思路是什么?指向目標、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思維路徑
(2)思路決定出路:思路第一,苦干第二
(3)什么是務實的工作思路——年輕人最怕的是“不務實”的工作思路
(4)如何找到務實的工作思路?(技巧)
瓶頸問題
前沿問題
發展機會
三、創新中的風險決策
經濟學認為,“未來,不可確知?!?、“所謂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在我們的生活、管理中,“不確定性是常態,確定性是非常態”。因此,研究和掌握“管理創新中的風險決策”,是非常有實戰意義的。
1、風險決策
決策是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從若干個可行方案中選擇一個滿意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2、決策前提:要有明確的目的
察覺和分析問題
決策條件:有若干可行的備擇方案
多方案抉擇,可增強決策者實施決策時的堅定性,從而有助于一個良好的決策效果的取得。
3、決策過程:要進行方案分析比較
每個可行方案都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必須對每個備擇方案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評價,以分析每一個方案的利弊,比較各方案的優劣。
通過分析比較,最終做到決策時“心中有數”。
決策者的風險傾向對方案選擇的影響
決策者的風格對決策過程的影響
決策結果:選擇滿意方案
5、克服決策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由“獨裁”走向“總裁”
避免誤入信息“陷阱”
1).需求層次理論:
(1)冰山理論
(2)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3)何謂激勵
(4)調節期望的心理學意義
(5)期望激勵法
2).期望值理論
(1)關鍵詞:效價、可能性
(2)關鍵詞:風險
(3)期望值理論的啟發
3).期望效用理論
(1)效用
(2)期望效用
(3)期望效用理論
4).前景理論
(1)得失與風險偏好
(2)得失的判斷
(3)得失的價值:不對稱
(4)前景理論
5).風險決策在團隊管理中的有趣應用
(1)消息
(2)公布時機
(3)分配
(4)送禮
6).分享與討論
5.管理變革之路
(1)第一步:解凍
發現動力,并克服阻力
明確變革目標和方向,形成方案
(2)第二步:改革(試驗與推廣)
(3)第三步:凍結(強化與鞏固)
下篇:管理創新
一、課程導入:
案例:美國碼頭工人大罷工
1、組織外部環境的變化(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
2、組織內部環境的變化(扁平化、人本化、適應性)
二、管理學的進化過程
1、“人是機器”
——泰羅時代與福特流水線
2、行為科學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
——從霍桑實驗到豐田的“U”型線
3、東風西漸
——“Z”理論風暴與佳能“細胞式生產”組織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4、管理中對人的觀點的轉變
—— 俄亥俄模式與管理坐標
三、東方人的管理智慧——打造無敵團隊
1、團隊的概念與特征
團伙與團隊的差異:
案例:宋江和唐僧誰適合當領袖?
團隊運作的三類人:
佳片共賞:《亮劍》中的三種團隊
管理三部曲
草商—儒商—哲商
人格—制度—文化
2、企業團隊建設的誤區
全盤西化
過度完美
追捧明星
急功近利
超級管理
3、中國式的管理智慧
三才之道——水火既濟
四、如何有效激發員工潛能
1、激勵是什么?
2、激勵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3、常用的激勵方式
五、如何有效提升領導力
1、領導力是什么?
領導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管轄的范圍內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在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
2、對領導行為的一般理解
關于合作與競爭的典型實驗及心理學解釋
3、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暈輪效應
刻板效應
定勢效應
投射效應
3、統御下屬的技巧
做民主型領導
有效發布指令
情感投入
批評的藝術
結束語:變者,古今之公理!
當前,企業的競爭主要是圍繞培育和形成核心競爭力來展開。培育和形成核心競爭力必須適應企業外部的環境因素。
思想觀念的陳舊和落后是企業管理創新的最大障礙。
構建創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創新氛圍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宗教為什么能用一種近于松散的管理模式,綿延幾千年,靠的就是文化滲透。
企業要實現管理創新,也需要靠文化滲透,需要建立一個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業文化。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