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楊飛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銀行的存在方便了社會資金的籌措與融通,是金融機構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員。一方面,吸收著社會個人的閑置資金,另一方面又發放貸款支持著經濟的發展。正是這樣的特性,導致了銀行的“雙重身份”,既是存款機構和貸款機構的統一體,又是貨幣經營和資金經營的統一體。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2-01 14:28 |
【課程對象】運營人員等
【課程時間】6小時
【課程大綱】
一、《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出臺的背景
1、電信網絡詐騙形式的發展及特征
(1)傳統電信詐騙基本套路
①陌生來電恐嚇式
②廣泛撒網誘惑式
③驗證密碼操控式
(2)新型網絡詐騙表現形式
①網絡賭場充值式
②養豬殺豬誘導式
③新穎投資噱頭式
2、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業鏈現狀
(1)電信網絡詐騙工具來源
①個人信息的盜取和流轉(案例)
②手機號碼和銀行賬戶的買賣(案例)
③海外服務器及活動場所(案例)
(2)電信網絡詐騙的步驟流程
①腳本設計(案例)
②人工培訓(案例)
③分工實施(案例)
(3)電信網絡詐騙后續洗錢活動
①銀行卡轉賬提現(案例)
②第三方支付隱匿身份(案例)
③虛擬貨幣及對公賬戶代收(案例)
3、電信網絡詐騙對社會的危害(案例)
二、反電信網絡詐騙監管形勢與銀行責任
1、公安機關的行動
①系統建設
②權限提升
③斷卡行動
2、其他相關行業防范現狀
3、金融行業監管要求
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要求
②有針對性的法規發布及后續檢查、處罰(案例)
③以“斷卡行動”為導向的以案倒查 (案例)
三、《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相關條款解析與實務操作
1、第三章 金融治理(第十五條到第二十條)
(1)客戶盡職調查的基本要求
①有效證件及輔助證件的審核認定
②瑕疵證件及聯網核查異常情況的處置(案例)
③失效身份證應對建議及依據(案例)
④單位開戶的盡職調查要點及上門開戶風險防控(案例)
⑤利用數據平臺提升身份核實效能(案例)
⑥識別并核實非自然人客戶受益所有人(案例)
(2)杜絕可疑開戶行為
①涉及銀行賬戶買賣的可疑開戶特征(案例)
②個人客戶開戶理由審核要點(案例)
③通過紙面資料分析空殼公司可疑特征(案例)
④通過法定代表人對談確認企業開戶用途合理性(案例)
⑤開戶意愿核實有效話術(案例)
⑥拒絕可疑開戶的法律、法規依據和溝通話術(案例演練)
(3)打擊冒名開戶行為
①冒名、假名、虛構代理開戶的作案手法(案例)
②識別冒名、假名、虛構代理開戶的方法(案例)
③冒名、假名、虛構代理開戶的應對措施(案例)
④冒名、假名、虛構代理開戶的法律責任認定(案例)
(4)防范賬戶出租出借
①結算賬戶分類分級管理
②強化盡職調查
③加強開戶回訪及賬戶交易監測排查
(5)做好反洗錢工作
①疑似電信網絡詐騙的可疑交易案例學習(案例)
②疑似電信網絡詐騙的可疑交易特征分析(案例)
③關注可疑行為(案例)
(6)加強警銀合作
①對公安機關案件偵辦的支持(案例)
②健全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
③公安機關的“返還被害人”權限
2、第五章 綜合措施(第二十七條到第三十七條)
(1)公民個人信息保護
①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相關法律:刑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案例)
②監管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要求:信息安全權(案例) ③客戶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全流程管理(案例)
(2)風險提示與客戶教育義務
①個人轉賬業務詐騙風險識別與防范(案例)
②單位轉賬業務詐騙風險識別與防范(案例)
③各轉賬渠道的風險提示義務(案例)
(3)涉案賬戶管控措施及依據
①涉案賬戶的認定
②涉案賬戶的管控
③涉案賬戶的銷戶
(4)涉案信息共享機制
3、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三十八條到第四十八條)
(1)涉案人員的法律責任認定
(2)銀行涉案情形的法律責任與行政處罰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