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丁華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銀行金融是以貨幣為基礎,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和服務,為個人、企業和社會提供融資和投資服務的一種行業。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存款、貸款、信用卡、外匯兌換、保險等。銀行金融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和保障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銀行金融的業務范圍廣泛,包括國內、國際本外幣金融市場相關交易、投資、理財、托管等業務。銀行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也可以為個人提供儲蓄、投資理財等服務。同時,銀行還需要與客戶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要求,為客戶提供全面、完善、專業的各項金融市場服務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2-18 11:28 |
課程背景:
1. 銀行對公業務薄弱,不知道從哪里著手?
2. 銀行之間競爭加劇,互聯網金融發展、金融托媒、利率市場化、客戶流失;
3. 國家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下,涌現了一大批新興產品客戶,同時這些客戶是企業主也是銀行的高資產客戶,如何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
4. 金融互聯網的發展導致網點客流量急劇下降,“等客上門”的時代已結束。
課程收益:
1. 掌握如何開展銀行對公業務發展定位的思路與策略;
2. 了解各家銀行對公業務轉型執行好的經驗及做法;
3. 強化銀行管理者對對公業務推動各項指標的重要性。
參訓對象:
支行行長、對公條線領導、公司部管理者、網點負責人
培訓課時:
1天(6小時)
授課方式:
講授、案例分享、小組研討
課程大綱:
一、為什么商業銀行開展對公業務轉型
1. 直接融資工具的多樣性
2. 同業競爭加劇,優質客戶資源的流失使對公業務營銷難度加大
3. 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營銷方式滯后、經營模式與發展不匹配
4. 客戶需求多元化與銀行產品創新節奏不匹配
二、對公業務轉型給銀行帶來的收益
1. 公司客戶帶動了零售相關的業績指標——信用卡、保險、基金等
2. 提升對公客戶的貢獻值與銀行品牌核心競爭力
三、銀行如何開展對公業務轉型
1. 加強經營模式的創新
2. 樹立現代營銷理念
l 關注企單個客戶營銷轉變為關注客戶所在產業鏈營銷
l 銀行或對公營銷人員應發揮橋梁的作用
案例分享:某農商銀行開展區域市場房地產客戶上下游客戶營銷案例
3. 構建營銷人員梯隊與持續培養
4. 調整組織內部結構
l 事業部制——強化對重點客戶行業分析與研究
l 資源管理與營銷支撐
5. 健全產品研發機制
四、對公業務轉型執行的八個關鍵動作
案例分享:某國有銀行對公業務轉型實施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1. 轉型是一把手工程
2. 對公營銷力量構建與系統化培養
3. 明確對公轉型的方向與要求:標準化、擴戶提質
4. 區域市場行業分析與行業客戶分析
5. 分層分級管理——全員管戶管的是什么?
6. 資源平臺搭建模型及執行策略
7. 提升客戶產品關聯及貢獻值
8. 符合對公業務快速發展的機制構建
五、課程回顧與小結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