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楊會臣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財務稅務是企業和個人在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涉及到資金的籌措、運用、管理以及稅收籌劃等方面。財務稅務工作旨在確保企業和個人的財務穩健,保障稅收的合規性,同時也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通過有效的財務稅務管理,企業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稅務風險,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稅法的不斷更新和財務管理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稅務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2-20 15:37 |
提綱
1. 業財融合觀:我們為什么需要業財融合?
1.1 業財融合主流觀點綜述:管理會計思維、信息化改造、財法融合、儀表盤模型,其實說的是一回事兒(一個框架將主流觀點一網打盡)!
1.2 業財融合前沿觀點分享:服務論、融合論、協同論、制衡論,需要爭個誰主誰次嗎?
1.3 業財融合趨勢研判:信息時代下經濟新常態下業務主導型綜合管理理念下企業前中后臺聯通的重要意義在哪兒?
2 業財融合工具:我們如何業財融合?
2.1 業財融合之戰略管理思維:當下經濟困局如何破(美的集團管理會計轉型如何助企業取得戰略先機的)?
2.2 引申專題:“戰略”如何不再只是一個“概念”(如何讀懂當下中國經濟戰略形勢)?
2.3 業財融合之全面預算管理模式:預算管理是如何讓公司全員都動起來的(徐工集團的“343”模式是如何落地的)?
2.4 引申專題:全面預算與精細化管理(日本企業的90年代轉型之現實啟示)
2.5 業財融合之成本管理工具:最有效的業財融合就是績效考核優化?。|阿阿膠是如何利用財報助力企業業績持續提升的?)
2.6 業財融合之績效考核生產論:帶著枷鎖跳舞真的無效嗎(萬科的平衡記分卡與平安的末位淘汰制是如何塑造企業靈魂的)?
2.7 引申專題:阿米巴模式與寶鋼金屬實踐(績效管理是如何助力企業成功的?)
2.8 業財融合之營運資本管理:如何利用“儀表盤”診斷企業面臨的機遇與風險(經營周期診斷助你甄別企業投入-產出的合理關系)?
2.9 業財融合之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金融:如何甄別我們的產業鏈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自身競爭地位游刃有余(供應鏈金融到底重點在供應鏈還是在金融)?
2.10 引申專題:供應鏈金融與產融結合(幾家明星企業的產融結合創新之道解析)
2.11 業財融合之項目管理理念與責任會計策略:Teamwork為什么要比金字塔更有效(金蝶軟件是如何能夠不斷推陳出新的)?
2.12 業財融合之綜合杠桿評估:三重“杠桿”是如何助力企業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漸入佳境的(沃爾瑪vs永輝超市:我們到底差在哪兒)?
2.13 業財融合之內部管理與流程優化:如何從財務視角科學評估企業部門地位(通用vs際華:內部管理也是生產力嗎)?
3 課程總結與課堂互動:業融結合在你身邊!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