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元常富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財務稅務是企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它涉及資金的籌集、使用、管理和分配,確保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稅務方面,則要求企業依法納稅,合理規避稅務風險,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在財務稅務管理中,需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和稅務籌劃策略。通過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同時,合理的稅務規劃也有助于企業實現稅務優化,減輕稅負,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2-22 15:03 |
【主講老師】元常富
【課程名稱】《企業應收賬款管理》
【時代背景】
銷售是企業的第一大事,產生利潤效益和發展動力的源泉所在,應收賬款是困擾企業發展的無形枷鎖,也是產生資金風險的大頭。
賬期放寬,就會應收變多風險增大,賬期收緊雖然會應收減少了但也會造成銷量受到負面影響,怎么去化解應收壞賬風險提升銷量、增加利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受眾群體】
企業老板、高管、中層管理人員、業務參與人員、財務管理人員、普通財務人員、懷揣創業夢想的任何人員。
【課程收益】
1、了解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和特征
2、知曉管理應收賬款的工具方法和方式
3、深入剖析應收賬款管理的方方面面,減少壞賬、降低風險、提高效益
4、掌握客戶信用管理,提升客戶價值
【上課形式】現場面授互動+網課錄播回放反復學習+直播互動面對面+群組后臺問答互動
【培訓課時】面授課約1天。
【課程內容】
一、 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和特征
1、 商業競爭所必要的賒銷(商業信用)
2、 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距(非商業信用)
3、 應收賬款是為擴大銷售盈利而進行的投資。
業財稅融合一體下的財務鐵三角
4、 應收賬款具有一定的成本和風險
5、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1)、無節制擴張
2)、寬松信用政策與合同條款
3)、產品交付瑕疵,售后問題
4)、提早確認收入,實際債權未確立
5)、虛假銷售,瞞報業績
6)、對客戶資信缺乏調查
7)、清欠不力。
二、應收賬款的管理辦法
1、 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的監督,賬齡分析和管理。
1)、有多少欠款在信用期內
2)、有多少欠款超過信用期
2、 收賬政策的制定,不同客戶不同方式。先制定相應的信用期限和超期分類。
1)、信用期內客戶
2)、超過信用期較短的客戶
3)、超過信用期稍長的客戶
4)、超過信用期較長的客戶
5)、超過信用期很長的客戶
3、建立應收賬款預警機制。
三、信用政策分析
1、信用期間,也就是付款期限,一客戶一期限,個性化分析定制。過長過短都不好。
2、信用標準,客戶什么樣信用條件享受什么樣政策,包括期限和額度。
評價客戶來張可能的5C評估方法:
1)、品質character
2)、能力capacity
3)、資本capital
4)、抵押collateral
5)、條件conditions
3、現金折扣政策,收款期限和現金折扣掛鉤。
4、客戶信用評級參考:
A類:知名企業、上市公司、大型國企或與企業有持續往來信用良好的重點客戶
B類:有長期往來且一貫按時還款客戶
C類:長期往來,偶有拖欠
D類:信用不佳的老客戶或不了解背景的新客戶
四、提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處理,降低風險。
1、結合銷售預算對應收款項做出總額控制,分解目標到具體業務部門和對應人員
2、事先制定信用政策,包括部門、業務員、客戶,精細化政策。
3、加強內控管理,每一筆應收欠款都要在充分論證和審批基礎上做出決策。
4、簽訂銷售合同前對相關應收風險做出充分評估,合同條款約定要講究證據鏈清晰。
5、應收賬款產生之后的清算工作加強,需要財務部門監督和業務部門責任牽頭。
5、不幸壞賬風險產生時應對措施和處理辦法。
6、應收賬款認定為壞賬損失的涉稅風險。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公告第25號)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