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王鑫偉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團隊管理是指通過協調和指導團隊成員的工作,以實現團隊目標的過程。它要求領導者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決策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在團隊管理中,領導者需要關注團隊成員的個人發展,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與信任。同時,團隊管理也需要建立明確的目標和規則,確保團隊成員能夠協同工作,共同實現團隊目標。通過有效的團隊管理,可以提高組織的執行力和創新能力,推動組織持續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3-06 15:21 |
課程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在利率市場化步伐不斷加快,大型企業直接融資不斷增加、外部監管力度持續趨嚴,區域性商業銀行正面臨“利潤增速下滑、不良貸款雙升”的不利局面。從業務結構看,對公業務仍然是區域性商業銀行利潤增長的最核心組成,是其金融服務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通過交叉銷售促進其零售業務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正所謂“無公不穩、無零不強”。
對于優秀的區域性商業銀行來說,對公從業人員的能力培養有更高的要求—對公客戶經理的勝任力進階路徑正從“純產品專家”向“顧問式客戶專家”和“產業專家”轉變,即:更多強調對公客戶經理“客戶交互能力”而非“業務受理能力”。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科技時代下,各家銀行線上業務體系逐步搭建成熟,進一步導致對公目標客戶和潛力客戶與區域性商業銀行鄭州分行及下轄支行的粘性越來越弱;對個性化服務和“一站式+全流程”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各家商業銀行越來越重視對公客戶經理隊伍的培養和管理。
對公業務不同于個人業務,圍繞市場行業細分、客戶需求精準分析、對公客戶關系經營、業務產品定向營銷、客戶信息聯動轉介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在個人溝通力、客戶識別力、資源整合力、關系營銷力、信息流動力五力方面都要對公營銷人員具備更高階和綜合化的素質能力。雖然當下各家商業銀行的對公業務不能完全依托于傳統的“關系式營銷”,但是在客戶忠誠度下降,產品同質化服務同級化,存量對公客戶價值挖掘乏力的今天,人脈資源和渠道信息源顯得更為重要。基于此,區域性商業銀行對公營銷團隊一方面專注專業產品知識和營銷技能的培訓,另一方面應當針對具備豐富對公客戶資源和對公拓展渠道的人員進行營銷意識、客戶關系運維、資源整合與價值開發等方面的強化提升,將“無邊界資源、上下游產業鏈、私公聯動轉介”進行充分串聯整合與價值最大化;狼性營銷的文化和團隊協作精神在這方面則顯得尤為重要!
課程收益:
1. 提升分支行對公營銷人員對公業務產品營銷技能和策略應用;
2. 強化分支行對公營銷人員對公客戶關系的經營維護與市場拓展技能;
3. 掌握實戰營銷策略的具體行動步驟,完成由理論到實踐的轉換;
4. 通過學習團隊協作與高效溝通的相關知識,使對公營銷人員掌握資源整合與信息共享的能力,適應整體對公營銷團隊的變化與發展,引導團隊在對公業務產品營銷板塊良性發展,有效提升團隊凝聚力與對公渠道及客戶價值挖掘力;
5. 提升分支行對公營銷人員業務產品交叉及組合營銷能力。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參訓對象:對公客戶經理、具備“豐富對公資源”和“對公業務渠道”的營銷人員、分行及各支行公司部經理級人員、業務骨干、網點行長、網點對公副職、網點其他對公營銷崗和對公低柜人員(可選);
授課形式:實戰講授+案例研討+情景互動+行動學習+后評價體系;
課程綱要:
【導入預熱及主題討論】
1. 區域性商業銀行當下存在哪些對公經營盲區?
2. 區域性商業銀行支行層面對公業務面臨的“共性問題”?
3. 區域性商業銀行支行層面對公業務所處的“個性環境”?
4. 區域性商業銀行分支行對公營銷人員所需修煉的“六大基本素質”和“功能角色”?
一、對公客戶的需求歸納及應對技巧
1、十二種客戶的需求分析;
2、我行對公產品及對標行業產品優劣勢比對分析。
二、對公客戶顯性需求滿足與隱性需求挖掘技巧
1、對公業務產品的包裝及組合交叉營銷;
2、長尾效應--買魚搭蔥的營銷策略。
三、無盡的客戶資源
1、轉介紹與業務聯動經驗分享;
2、劍走偏鋒--如何設計對公業務產品的“溢價價值”。
四:交易銀行的設計與商機捕捉
1、供應鏈金融的基本邏輯;
2、交易銀行的產品生態圈;
3、交易銀行及私公條線協作的“三聯兩動”營銷策略。
五:對公業務產品組合營銷技巧
1、愿景--客戶關注的不是產品,而是解決/金融服務方案;
2、佐證--成交客戶的脫敏資料包裝技巧;
3、觸點平臺的對公服務營銷氛圍打造及場景化營銷解析;
4、交易環節中的客戶體驗感設計技巧。
六、對公重點產業發展分析策略
1、政府平臺;
2、建筑行業;
3、醫療行業;
4、金融服務方案撰寫及公私聯動思維解析。
七、對公營銷精細化管理
1、對公業務的“擴面”與“提質”;
2、對公產品營銷的共性和特點;
支行及網點層面對公業務服務營銷全流程管理實務解析。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