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粟長風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中層管理是企業組織架構中的關鍵一環,承上啟下,肩負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他們不僅要準確理解高層戰略意圖,還需將戰略轉化為具體行動,指導基層員工執行。中層管理者還需具備出色的溝通協調能力,妥善處理內外部關系,確保組織順暢運轉。此外,他們還需關注員工成長,培養團隊能力,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優秀的中層管理者是企業穩健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推動企業持續進步的重要推手。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3-25 09:37 |
【課程背景】
企業或者團隊在提拔新員工或者擴建團隊時,新任管理者是否出現過下列問題?
經常選擇獨立完成任務,一到團隊合作就發愁。
? 與其他團隊成員相處不融洽,沖突多。
? 不喜歡匯報工作進度,埋頭苦干,或者做完了才匯報。
? 任務分配不合理,團隊效率低,業績差。
對于剛剛從員工晉升為管理者的新任管理者來說,首先是角色身份的轉變,隨之而來的是思維框架的轉換,最后是做事主體的轉移。本課程基于上述問題,利用管理學和心理學,帶領新任管理者認識身份的變化,調適新任管理者行為習慣中不適應管理者的部分,幫助新任管理者更快度過過渡期,培養長期有效的成長路徑。
【培訓收益】
? 全面了解角色認知,從個體貢獻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轉換
? 提高目標管理實施的有效性,掌握設定目標、制定計劃、計劃下達的實施技巧
? 掌握了解下屬、建立關系的核心技巧
? 掌握有效溝通技巧的方法
? 掌握帶領團隊,提高績效的方法
【課程特色】
u 實用性強:理論+鮮活實例,內容新穎且緊扣問題痛點,簡單易懂,學會立刻就能使用。
u 重視實踐:大量實踐與互動環節,課程氛圍輕松愉快,讓學員在聯系與實踐中真正學會,學懂核心技術在復雜現實情況中的應用。
u 發散思維:全程使用教練的啟發式教學,調動學員積極思考。能夠應用組織行為學、博物學、教練技術、顧問技術、引導技術、催眠技術、領導力、NLP等理論和實操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有效方案,開拓學員固化思維。
u 技術獨到:造夢式催眠創始人,用獨特的心理學和管理學角度,以工科的邏輯思維,解讀和剖析痛點,解決關鍵問題。
【學員對象】
中高層管理者、部門主管、團隊主管、后備干部、資深員工等
【課程時長】
2天12小時(支持1天6小時精華版)
【主要內容】
一、管理者的定位在哪?
1.1. 從個體貢獻者到團隊管理者
n 案例分析
n 互動討論
1.2. 管理者角色定位
n 三種重要角色
u 作為下屬的新晉管理者——執行者
u 作為同事的新晉管理者——合作者
u 作為上司的新晉管理者——領導者
n 領導者的核心作用(發展方向、提供資源、把關工作)
n 走出角色轉變的誤區
n 案例分析
n 案例分析
n 練習
二、如何成為精準的期待管理者?
2.1. 對不同身份的不同期望管理
n 對直屬上司的期望管理
n 對同級的期望管理
n 對下屬的期望管理
2.2. 了解下屬對上司的期望
n 崗位期望
n 職業規劃期望
2.3. 明確上司對下屬的期望
n 崗位期望
2.4. 案例分析
三、如何成為高效的時間管理者?
3.1. 正確認識時間(猴子管理法則 )
n 猴子管理法則
n 案例導入:猴子管理法則:如何避免自己忙死、下屬閑死?
n 課堂分享:如何才能避免下屬的“猴子”跳到自己背上呢?
n 課堂討論:你的時間主要用在哪些事上?如何提高事情的處理效率?
3.2. 占用管理者的時間的4個維度(老板、組織、外部、下屬)
3.3. 管理者時間管理的2個核心
n 聚焦要事:授權“可由別人處理的事”給他人
n 提升效率:提升“應由自己完成的事”的處理效率
3.4. 管理者時間管理的三個重點
n 建立關系和信任
n 做出正確的人事決策
n 推動組織的創新和變革
3.5. 管理上司的時間(向上)
n 觀念改變:上司的時間也是你的資源
n 管理上司的時間
u 主動匯報工作
u 主動和上司固定一對一溝通時間
3.6. 管理下屬的時間(向下)
n 明確與下屬的時間的關鍵步驟:
u 第一步:梳理管理下屬的哪些事項占用較多時間
u 尋求反饋:下屬哪些事項占用你較多時間
u 第二步:固定的溝通時間
u 第三步:提升與下屬溝通效率
四、工作目標如何制定?
4.1. 工作目標與工作計劃
n 案例:
n 工作目標與工作計劃
n 側重于結果的工作目標(SMART原則)
4.2. 基于SMART原則的目標設定
n SMART原則的5個要素
u ①明確性(S)→ ②可衡量性(M)→ ③可實現性(A)→ ④相關性(R)→ ⑤時限性(T)2.SMART原則解讀
n 實操SMART原則
u 練習:修改不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
u 應用:請用SMART原則寫出部門/個人的年度目標
4.3. 設定目標的典型錯誤的規避技巧
n 發號施令替代商討達成共識
n 不愿為達成共識花費更多時間
n 缺乏與員工共識的方法和技巧
4.4. 設定目標的關鍵點(KDI)
n 參與決策(領導參與、員工參與)
n 讓總目標成為每個人的具體目標
n 當承接目標時必須提供一個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n 自上而下地分解目標,自下而上地層層保證
n 評價績效
4.5. 案例分析
五、行動方案如何策劃?
5.1. 工作計劃的組成
n 制定工作計劃三要素
u 把工作目標變成具體的事情(執行什么)
u 把每一件事落實到每個人(誰去執行)
u 把每一件事落實到每一天(何時執行)
5.2. 制定工作計劃——讓目標得以實現
n 制定工作目標的4大關鍵
u 參與決策(領導參與、員工參與)
u 工作計劃顆粒度夠細
u 計劃有實施保證措施
u 實施計劃有匯報機制
n 制定工作計劃四大誤區
u 把工作計劃等同于列清單
u 沒有責任人
u 細節描述和安排太多
u 不考慮資源的供給
六、如何合理下達和分配工作
6.1. 案例分析:
6.2. 案例分析:
6.3. 練習:
6.4. 布置任務六步法
n 明確任務
n 交付標準
n 匯報要求
n 詢問疑問
n 全面復述
n 探尋方案
6.5. 布置任務時實操要點
n 布置任務時的常提的問題
n 布置任務時復述的好處
n 布置任務時確保下屬明白任務意圖的技巧
n 布置任務時強調任務對下屬的好處的要點
6.6. 布置任務的典型場景分析
n 模擬練習
七、過程管理——工作狀態盡在掌控中
7.1. 案例分析:
7.2. 職場匯報的現狀
7.3. 上司對下屬的匯報現狀的三大煩惱
n 不來匯報——下屬不來匯報
n 空手來匯報——下屬來匯報只講問題,沒有對策
n 干完才來匯報——下屬擅自行動,不懂得事前該來請示
7.4. 正確認識匯報
n 案例,互動
n 上司期望的匯報
u 結果匯報:只是60分的匯報
u 中間匯報:能讓上級滿意的匯報
7.5. 需要向上級做中間匯報的場合
7.6. 下屬怠于匯報的心態分析
7.7. 讓下屬匯報的好處
7.8. 工作匯報中,管理者期待得到什么
n 上級需要下屬持續匯報的原因
u 上級對下屬所有工作承擔終極責任
u 對員工輸出不放心
上級對工作狀態需要盡在掌控中
八、如何帶好一支團隊
8.1. 了解下屬——知彼解己才能相互成就
n 了解下屬的“三三三法”
u 了解下屬的三個問題
u 了解下屬的三個維度
① 聊一聊”——下屬有什么樣的故事
② 看一看”——下屬是如何工作的
③ 驗一驗”——下屬的另一面是什么
u “聊一聊”的三個方法((1)期望管理,工作面談,喬哈里視窗)
8.2. 關系建立——穩定的關系是良好合作的開始
n 基于弱點的信任活動
n 導入案例:
n 什么是基于弱點的信任
n 案例
n 開展基于弱點的信任活動
8.3. 贏績效——管理者工作評判的最終標準
n 績效管理
u 為什么做績效管理
u 案例導入:
u 績效管理的4個步驟(計劃,管理,監控,反饋)
n 績效輔導
u 制定計劃中的績效輔導
u 案例導入:街亭失守誰之過?
u 績效輔導在績效制定計劃中的應用
u 計劃實施中的績效輔導
u 案例導入:
績效面談
8.4 激勵機制——長期的團隊發展保障
n 導入:激勵下屬
u 1.員工為何要努力工作?
u 2.員工如何才能全力投入工作?
u 3.員工工作的3類主要目的(公平、成就、同事情誼)
u 4.員工激勵的4個誤區
① 盲目以為金錢激勵能夠處理一切問題
② 激勵方法過于單一
③ 激勵實施不及時
④ 重態度而忽視效率
n 提升員工動力的2個維度
u 缺乏自我激勵(員工的自我激勵)
u 缺乏外部激勵(管理者/企業對員工的激勵)
n 自我激勵——激發內在動力
u 探索員工內在需求(冰山模型)
u 案例分享:不開心就辭職的新生代員工
n 員工工作動力來源的3個層面
u 外在壓力
u 內在動力
u 優勢匹配
u 案例:小紅明明有能力,可為什么總是不盡力?
n 外部激勵——管理者拾柴,團隊成員火焰高
u 物質激勵——給火車頭加滿油
u 非物質激勵—不花錢的胡蘿卜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