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魏濱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沙盤模擬是一種通過模擬現實情境來培養管理能力的方法。它利用沙盤教具,模擬出制造企業的職能部門和運營流程,讓參與者扮演不同角色,體驗企業經營的決策過程。沙盤模擬不僅有助于提升參與者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還能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企業運營中的關鍵環節。通過模擬經營,參與者可以學習如何制定戰略、管理資源、控制成本,以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對于培養現代企業的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4-23 15:20 |
復盤是圍棋術語,意指對弈者在下完一盤棋后,把對弈過程重新擺一遍,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哪些地方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在武俠片中,武林高手對決之后,回顧對手的招式見招拆招的過程,即是復盤。
復盤的實質是從經驗中學習,是學習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哈佛大學大衛·加爾文教授在《學習型組織行動綱領》中曾指出:學習型組織的快速診斷標準之一是“不犯過去曾犯過的錯誤”。要想避免“重復交學費”,讓整個組織快速分享個人或某個單位的經驗教訓,提升組織整體智商,也離不開這種機制。
按照孔子所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集合層次,復盤可以應用于以下方面:
個人成長:自我反思,對應于“修身”;
事件活動總結:單個團隊內或具體的事件活動,對應于“齊家”;
項目總結:多個團隊協同推動的項目或大型事件,對應于“治國”;
整個組織的運作、定期回顧、戰略評估:整個企業、一段時間內的戰略制定與執行,及定期的運作評估,對應于“平天下”。
課程時長:3或6個小時
課程綱要:
第一節 什么是復盤?
n 復盤認知
n 復盤是方法論
n 復盤是行動后的深刻反思和經驗總結
n 復盤是不斷學習、總結、反思、提煉和持續提高的過程
第二節 為什么復盤?
n 為了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
n 為了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
n 為了傳承經驗和提升能力
n 為了總結規律和固化流程
第三節 復盤原則及流程
1、復盤指導原則:5P
n 想清楚再承諾
n 承諾就要兌現
n 公司利益至上
n 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在進步
n 敢為天下先
2、復盤的步驟
n 回顧目標
n 評估結果
n 分析原因
n 總結規律
3、復盤的心態
n 開放心態
n 坦誠表達
n 實事求是
n 反思自我
n 集思廣益
4、復盤的誤區與“五求”
不是——
× 自己騙自己,證明自己是“對的”
× 流于形式,走過場
× 追究責任,開批判會
× 強調客觀,推卸責任
× 簡單下結論
而是——
ü 重在實事求是(求真)
ü 重在內容和找原因(求實)
ü 重在改進和提高(求學)
ü 重在反思和自我剖析(求內)
ü 重在找到本質和規律(求道)
5、 復盤落地過程中的工作要求
6、 復盤落地過程中的人員要求
7、 復盤落地工作需要堅持不懈
第四節 實操演練
內容準備:與項目負責人溝通:
2 他期待復盤的產出
2 項目的初心、考核指標的計劃及實際達成情況
2 項目的里程碑/任務模塊及其對應的人員、人員分組情況
2 過程中他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點、他本人及主要的利益相關人對項目的評價
2 復盤流程及需要他參與的環節:澄清初心、指標的計劃與實際,請他全程參與。
復盤步驟/邏輯 | 操作指南 | 道具 |
Step0 破冰 10’ | ||
1 破冰 活躍氛圍 2 鼓勵暢所欲言 | 2 破冰:鼓勵每位參與者與身邊人擁抱或握手,感謝與身邊的人一起在這個項目中奮斗。說“早上/下午好,很高興與你一起共事和奮斗” 2 引導師講解復盤的原則:客觀、開放、超脫 2 引導師說明復盤的目的、意義及日程安排 2 說明2個角色及主要職責:引導師及項目參與人 | 道具 |
Step1 回顧目標 10‘ | ||
1當初目的是什么? 2計劃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 2 引導師提問現場所有參與者: “我們做這個項目的初心是什么?” “我們原定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引導師鼓勵大家兩兩交流,自由發言。 2 引導師邀請項目負責人修正和歸納大家的發言結果,并書寫在白板紙上。 PS:在回溯目標時不僅有直接的成果或業績等直觀、外顯的目標,也可以延伸到團隊能力成長、客戶滿意、品牌形象提升等隱性的目標或收益。 | 白板紙(提前畫好分析表) 白板筆
|
Step2 評估結果 55‘ | ||
1 結果如何? 10’ 超額完成的目標 未完成的目標 消失的目標 新增的目標 | 2 引導者將提前收集的結果數據書寫在復盤墻上。 2 引導師向全體參與者和項目負責人確認、修正。 2 2 引導師邀請項目負責人修正和歸納大家的發言結果,并書寫在白板紙上。 PS:盡量用數值或百分比量化呈現。 | 白板紙(提前畫好分析表) 白板筆
|
2項目關鍵里程碑分解 45’ 有什么亮點? 有什么不足? | 2 引導師將提前梳理好的項目里程碑、關鍵里程碑分解掛圖張貼在復盤墻。 2 引導師向全體參與者和項目負責人再次確認、修正里程碑的分解結果 2 引導師根據里程碑數量及現場參與人數,將現場成員分組,最好一個組負責一個里程碑,人數少里程碑多,可一組負責兩個里程碑。 2 小組進行研討 @各小組認領負責的里程碑,研討做的好的部分(GOOD)和待提升的部分(NEED) @為保證能夠充分的集思廣益,小組成員采用書寫式頭腦風暴 【每個人先將自己的觀點寫下來(一個觀點寫一張小號彩紙),不交流。每人充分思考寫完后,再小組內頭腦風暴,匯總意見,篩除重復內容。】 @小組將研討的成果張貼在在相應里程碑掛圖對應的階段上,GOOD寫在左半部分,NEED寫在右半部分。 2 引導師組織開放空間:每個小組留一名成員在本組的里程碑前負責介紹,其它全體成員在場內自由走動,在每個里程碑前駐足,補充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用白色小號彩紙). 2 引導師請項目負責人對大家的研討成果做總結和補充。 | 白板紙(提前寫好分解好的里程碑,一個里程碑一張) 彩紙 白板筆 膠帶 |
Step3分析原因 70‘ | ||
1 可控性分析 10’ 哪些可控? 哪些半可控? 哪些不可控? | 2 引導師邀請小組成員聚集到本小組負責的里程碑前,對GOOD和NEED進行可控性分析。 2 小組成員在每條前進行標記,用實心圓、半實心圓和空心圓分別代表可控、半可控和不可控; 各小組分享可控性評估結果,其他小組幫助糾正。最后輸出所有成員共識的可控性評分析。 2 引導師將項目各里程碑中“半可控和不可控”GOOD項匯總挑出粘貼,將所有“可控和半可控”的NEED項挑出匯總粘貼,其余的移至其他空白墻面處。 2 (可選)如果現場匯總后的待討論項過多,可以讓大家一起來投票,篩選出分別不超過6條的待分析的 GOOD和NEED,若過多,GOOD首選“半可控”,再選“不可控”,Need首選“可控”,再選“半可控”。 | 標記點 |
2 GOOD關鍵因素分析 30’ 主觀 客觀 WHY…WHY…WHY
| 2 每組負責討論本組里程碑的每個GOOD的成功關鍵因素(本質原因)。 @對應的GOOD成功因素用中號彩紙書寫,一個成功因素寫一張,貼在對應的Good右邊 @小組成員將討論項后的成功根本因素對應貼在粘貼墻上。 2 發表并相互設問 每組派代表發表他們的研討成果,其他小組傾聽時,如果認為挖掘的還不夠本質,可以隨時發問:影響這件事的因素共有多少?哪個是最關鍵的?為什么一定是它?發表組其它成員根據其他組的設問情況,酌情修訂研討成果。 PS:GOOD關鍵因素分析多談客觀因素和外因,因為這是可以在未來借鑒和重復利用的。 | 彩紙 白板筆 |
3 NEED根本原因 30’ 主觀 客觀 WHY…WHY…WHY
| 2 每組負責討論本組里程碑的每個NEED的失敗關鍵因素(本質原因)。 @對應的NEED失敗因素用中號彩紙書寫,一個失敗因素書寫一張。 @小組成員將討論項后的失敗根本因素對應貼在粘貼墻上。 2 發表并相互設問 每組派代表發表他們的研討成果,其他小組傾聽時,如果認為挖掘的還不夠本質,可以隨時發問“為什么?”發表組其它成員根據其他組的設問情況,酌情修訂研討成果。 PS:NEED關鍵因素分析多談主觀因素和內因,從自身找問題,狠挑劣勢,因為這是未來改進和提升的重點! | 彩紙 白板筆 |
Step4總結規律 25‘ | ||
1行動計劃 停止的行動 繼續的行動 新增的行動 | 2 根據GOOD/NEED挖掘出的本質因素,每組分別討論本組里程碑中的停止、繼續和新增的行動計劃。 2 各小組頭腦風暴研討,并書寫在中號彩紙上,一個行動計劃寫一張,并用“×”“√”“+”標記出停止、繼續和新增的行動計劃 。 2 各小組發表,全體成員及項目負責人補充。 PS:書寫行動計劃盡量用3W原則,WHEN WHO WHAT。 (可選)挑出“+”行動,識別并分級:組織級、部門級、員工級,力爭放在合適的牽頭部門,取得最優成果 | |
2經驗&規律
| 2 記錄員將以下內容電子化共享給參與復盤的所有人員。 @復盤項目名稱 @時間 @參與人員 @GOOD和成功關鍵因素 @NEED和失敗根本原因 @Action行動計劃 |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