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孟郡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財務稅務是企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它涉及資金的籌措、運用、管理和稅務籌劃等方面,確保企業合規經營并最大化經濟效益。財務管理需精確核算,有效控制成本,實現資金的有效利用;稅務管理則要求合規申報納稅,合理避稅,降低稅務風險。兩者相互關聯,共同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4-30 11:48 |
【課程背景】
金稅四期上線了,無論對于財務人員和管理者都給予新的挑戰。如何深刻領悟金稅四期精神,積極配合國家金稅四期的推動和落實,結合國家發布的文件、稅務局公告及與稅務局溝通的信息,為你全方位闡述在越來越嚴的監管背景下,即將發生的變化,財務及管理面臨的新挑戰,以及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課程受益】
一、金稅四期即將帶來哪些變化和深遠的影響?
二、金稅四期監管環境下,企業將面臨那些新的風險與挑戰?
三、掌握稅收洼地政策的本質及解決方案
四、稅收籌劃轉型的方向和可行路徑
五、我們如何配合金稅四期的策略和手段
六、稅法對會計準則的影響和處理
七、案例解析部分稅務問題的解決方案
【課程對象】財務人員、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
【課程時長】2天(12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金稅四期的主要精神和實質是什么?
一、金稅四期究竟長什么樣?
二、金稅工程的歷史沿革
三、到2022年,在稅務執行規范性、稅費服務便捷性,稅務健康精準性上取得重要進展。
四、到2023年,基本檢查“無風險不打擾,有違法要追究,全過程強控制”的稅務執法新體系,實現從經驗式執法向科學精確執法的轉變。
五、基本建成“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風險”監管為基礎的稅務監管新體系
六、實現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的監管
七、詳細剖析近期雪梨、鄭爽等明星時間的邏輯和趨勢
八、帶領大家重新理解2021稅務稽查重點工作
第二單元:金稅四期上線,稅收洼地還能使用嗎?
一、什么是惡意籌劃?“惡意籌劃”的意思?如何界定?
二、稅收洼地是如何操作的?里面的奧秘?是否能用?
三、如何正確理解稅收洼地的優惠政策
四、稅收洼地使用的技巧和各種變形
五、靈活用工平臺各種面臨的問題
六,還有那些合理合法的稅收籌劃
七、在大政策和大背景下還有那些路徑可以走
第三單元:稅法對會計準則的影響和處理?
n 深入理解稅法對會計的影響
一、稅法與會計準則的差異根源
二、稅法與稅收管理對會計的影響
三、如何協調稅法與準則的差異
n 深入理解會計準則
四、為什么會有會計準則?
五、會計準則是為誰而制定的?
六、會計、審計與會計準則有什么關系?
七、會計準則跟財務報表的關系
八、會計準則跟財務管理的關系
九、 會計準則很清晰,帳為何如此含糊?
n 都是發票惹得禍?
十、發票問題對賬務的影響
十一、會計與稅務規定不同帶來的賬務問題
十二、開票與事實分離的賬務問題
十三、 代其他公司處理業務收費/扣費的處理
十四、子公司間物資調撥
十五、 向供應商調換貨物
十六、集團下屬公司之間代收款項
十七、A賣貨B收款等)及其手續費處理
十八、工程項目開票與收款對應,而不與工程進度對應,如何記賬
n 自制原始業務單據有啥規矩?
十九、關于開收據
二十、如何自制原始單據?
n 所有者權益相關的難題
二十一、增加注冊資本如何做賬?
二十二、抽逃注冊資本如何做賬?
二十三、捐贈與接受捐贈的賬務處理
二十四、債務重組相關的問題
二十五、 無法處理的股東借款和大筆個人借款
二十六、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在記賬時,需要支持資料
第四單元:稅法與會計準則差異處及處理技巧?
一、會計主體與納稅主體的差異
二、會計分期與稅法分期的差異
三、權責發生制在會計及稅法的差異
四、其他重大原則性差異
第五單元:金稅四期更嚴監管部分問題處理技巧?
一、“兩套賬”風險,積累效應難返
二、個人卡“走賬”體外循環,僥幸心理鑄就重大隱患
三、發票風險,無知招致巨大風險
四、財稅風險整改思路
五、上下游不規范導致的無發票的解決方案
六、傭金、回扣大額資金等的解決方案
七、財稅頂層設計解決方案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