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侯海飛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生產管理是組織、計劃和控制生產活動的綜合管理過程。它涉及生產計劃、資源配置、流程優化、質量控制等方面,旨在確保生產活動的高效、低耗和準時。通過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優化生產流程,嚴格控制產品質量,生產管理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同時,生產管理還強調團隊協作和持續改進,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5-09 16:01 |
一、 課程背景
“工匠精神”這是近幾年比較熱的一個詞,從我們華夏幾千年的歷史留下的璀璨文明可以追尋到工匠精神的縮影,《清明上河圖》放大幾百倍上千倍能看到許多的細節動作、膚色、紋理等,說明清明上河圖制作的畫師(匠)對每一個人的行為、神色、肌膚、環境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充分研習、專心繪畫、不斷革新,就連現代人發現這個秘密后都驚嘆不已,這種制作者對繪畫藝術的熱愛、對繪畫技能精益求精,對創作的專注、對繪畫思路方法的創新,成就了《清明上河圖》這千年不朽的作品,這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還有趙州橋、四大發明、兵馬俑、故宮、龍門石窟等文明都可以尋找到中華民族“工匠精神:”,這種“工匠精神”推動著華夏民族五千年的璀璨發展;
我們這種“工匠精神”也贏得世界的贊譽,尤其是日本一直模仿中國,學習中國,運用中國傳統“匠心精神”傳統文化與西方管理流程、制度、表單、工具結合形成一種非常有效的企業管理系統——精益化管理,這種企業文化就是 “工匠精神”。在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統一的共同價值觀,并由此創造出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本課程將“工匠精神“與精益化管理進行對比,明確工匠精神在企業內部如何運用改善企業競爭力,通過對精益手法的講解告訴大家如何打造“工匠精神”,將工匠精神核心與精益化管理聯系起來,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二、 課程對象
企車間主管、生產一線主管、班長/組長/拉長/儲備干部
三、課程形式
專題講授/互動問答/案例分析/視頻分析/現場討論
四、課程時間
1天(6小時/天)
五、課程目標及效果
讓學員了解“工匠精神”是什么?
了解“工匠精神”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收益;
了解“工匠精神”與精益化管理的關系;
精益化管理是什么;
六、課程綱要
第一部分工匠精神和精益化管理的概述
1、“工匠精神“含義;
2、“工匠精神”對企業的作用;
3、“工匠精神“如何改善顧客滿意度;
4、“工匠精神“如何改善工作質量;
5、“工匠精神“與精益化管理的關系
第二部分精益化與標準化的作業管理
1、標準化作業概論
1)重復作業的特點
2)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對重復作業的要求
3)如何運用標準化作業管理構建競爭優勢
4)標準化作業管理的四大模塊
——工程能力、時間觀測、標準作業、標準作業組合
5)標準化作業管理體系構建
6)標準化作業管理體系維護
7)標準化作業管理的分工與協同
8)標準化作業管理的關聯管理活動
2、作業標準化
1)作業標準化的十大作用
2)作業標準化的文件體系構成
3)作業標準化的三大表現形式
4)作業標準化的六大內容
5)確定標準工藝方法的三大方法
6)確定標準作業動作的動作經濟原則
7)確定標準作業配置的適合區域原則
8)用秒表法測定標準工時的要點
9)作業標準化的五大展現方式
3、標準化作業
1)標準化作業的兩大方面
2)環境管理與6S活動
3)作業標準管理的四大要點
4)運用作業標準化體系培訓員工的五大步驟
5)運用作業標準化體系培訓員工七大內容
6)運用標準工時衡量作業效率
7)標準化作業的質量控制要點
8)作業記錄的有效填寫方法及管理要點
9)標準化作業管理與員工業績考核
4、變化點管理及改善優化
1)建立七大正確的問題意識
2)觀察變化點的五大問題眼光
3)應對變化的基本步驟和要點
4)改善優化的分析角度和對策方向
5)如何利用改善事例提高預見性管理能力
三、識別錯誤分類&運用防錯技術
1、日常工作的常見錯誤分類
1) 錯誤造成后果的處理類
2) 發現錯誤的指標預警類
3) 產生錯誤的根因杜絕類
2、常見錯誤改善的誤區和糾正方法
3、介紹防錯技術的11個原理
4、互動:識別錯誤、運用防錯技術改善錯誤
備注:以上課程大綱及課件設計為通用版,如若客戶需求或者客戶行業特殊,可以安排半天(0.5天的現場調研,通過現場走訪、人員訪談、搜集數據、把握客戶需求老師可以進行課程定制傾向安排。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