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劉毅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質量管理是企業確保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需求和期望的關鍵過程。它涉及制定明確的質量標準、監控生產過程、持續改進和全員參與。有效的質量管理能夠提升產品可靠性、降低缺陷率、增強客戶滿意度,進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通過持續的質量改進和員工培訓,企業能夠構建一種追求卓越的文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簡而言之,質量管理是企業成功的基石,它確保企業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和客戶的認可。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5-10 14:29 |
【課程背景】
設備是企業生產管理的基礎,只有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減少故障發生,才能保證生產任務的達成。TPM全員設備維護與設備綜合管理課程培訓,內容涉及改善設備故障的處理流程,設備管理的評價指標,TPM的基本概念,自主保養對員工的四項能力要求,PM分析的方法等,旨在使學員了解TPM的八大支柱,熟悉實現零故障的主要方法,了解個別改善的基本步驟,熟悉自主保養的七個步驟。
【課程收益】
1、熟悉TPM的意義、方法和技巧。
2、引導學員掌握TPM的技巧、實施步驟和流程。
3、解決設備故障頻繁,事后處理、OEE低下的問題。
4、掌握設備零故障的技巧和主要方法。
5、熟悉個別改善方法,提高生產效率。
【課程對象】
1、生產班組長
2、設備管理人員
3、儲備干部
4、維修人員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授課方式】講授、案例、提問、討論互動、游戲、視頻
【課程綱要】
一、TPM導入
1、TPM的本質和必要性――TPM的效益
2、TPM 展開 Know-How
傳統設備檢查的幾種形式
購買和使用設備方面的誤區
響應型維護、預防型維護、預測型保全
新TPM的八大支柱
3、經營革新活動的必要性
4、失敗原因和成功POINT
5、成功事例 Review
6、TPM 活動的必要性
7、TPM 活動的成果
8、TPM 成功 Point
9、LEVEL-UP推進體系
二、 TPM推進方法體系
1、TPM推進的十四個階段
2、推行TPM的思想阻礙
3、TPM推進的基本方針與年度策略展開
案例:TPM的活動目標
4、推行可能遇到的十個障礙
案例:TPM推進的衡量指標
二、故障損失計算
1、故障的分類及損失結構
①總表(故障與損失的結構)
②故障損失與對策
③換模(換線)、調整損失與對策
④短暫停機或空轉損失與對策
⑤速度損失與對策
⑥不良或修理損失及對策
⑦開機損失及對策
2、可靠度與故障對策
3、故障對策結構圖
4、重點設備判定與故障損失衡量
5、TPM重點設備判定表
6、設備總合效率的構成
7、設備損失結構分析圖
8、練習
9、點檢與維修計劃的時間安排
10、連續生產如何進行設備點檢
11、計劃與日常點檢的工作安排
12、點檢責任的劃分
三、設備老化現象與原因
1、設備老化的三種現象
2、設備老化的三種原因與內容、措施
3、設備損失的評價方法
4、設備管理分析的PM手法
四、維修質量的定量計算及評估考核
1、MTBF和MTTR
2、OEE的計算
3、設備維修點檢率和計劃維修執行率4、防呆裝置、原理和方法
5、工業保安評價PSE
6、設備生命周期LCC
7、目視管理
五、自主保全
1、自主保全的定義和意義、流程和內容
2、推進自主保全活動的七個步驟
3、成功開展自主保全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4、推行TPM的兩大基石――6S與QCC
5、STEP1:通過設備初期清掃來杜絕不良與故障
5.1設備清掃點檢注意事項
5.2My Machine活動
5.3各種設備的檢查要點
5.4不合理 List
5.5OPL (One Point Lesson)
6、2 Step:發生源、困難部位對策
6.1案例:污染源調查表
6.2發生源、困難部位的處理要點
6.3個別改善流程(Process)
6.4改善困難部位的思考方式
6.5故障/Trouble發生源改善活動體系
6.6要因分析: WHY-WHY分析
7、STEP3:臨時標準的制定
7.1自主保全-第三步-例子
案例:設備保養標準(失敗的)
案例:日本人是怎樣潤滑的
8、STEP4-6:總檢查、自主標查、標準化
案例:設備保養標準(成功的)
9、自主保全的管理體系
9.1運用“六定”法進行點檢
9.2自主保全工作流程
9.3自主保全的內容
9.4設備的三級保養要點――XX工位設備點檢卡
9.5自主保全的六個要點
9.6設備問題票記錄臺帳
9.7點檢 / 問題票執行率
9.8點檢的三個內容
10、自主保全的改善體系
10.1運用目視管理進行點檢的改善
10.2有效的推進方法:糾錯機構的制作
案例分享:發電機房目視管理
10.3自主保全對人員的要求
10.4鞍鋼憲法:兩參一改三結合
10.5 TPM小組的自主活動和激勵機制
10.6小組會議的掌控要領
例:TPM小組活動提案表
六、專業保全
1、專業保全與自主保全的比較
2、消除設備故障的五個著眼點
3、突發性故障處理
4、專業保全人員的工作內容――設備清潔度及保養標準
5、預防保全的運行程序
6、如何才能成功地推行預防保全
6.1預防保全的關注重點
6.2流程式生產線設備的保全難度和對策
6.3如何正確進行設備的潤滑管理
6.4設備潤滑的“五定”管理
6.5保全的類別與職責劃分
7、預防保全四個階段七個步驟的展開
7.1預防保全管理示例
7.2設備保全計劃的編制要領
7.3設備點檢記錄表
7.4設備維護保養細則
7.5前輪定位儀點檢基準卡
8、建立完善的設備故障管理流程
9、提高預防保全質量的幾個措施
10、預防保全管理示例
11、設備綜合經濟指標
12、預防保全的管理文件
12.1設備保全計劃的編制要領
12.2制作保全作業基準書-設備維護保養細則
12.3預防保全作業指導書
12.4點檢基準卡
13. 設備的備件管理
七、個別改善
1、個別改善活動的要點
1.1個別改善的切入點
1.2個別改善的八個步驟
1.3非生產設備評估表
1.4設備綜合效率的計算和分析
1.5設備的九大損失
2、從OEE看企業的浪費與改善潛力
3、PM分析法
4、設備故障分析及管理
5、4M的16種損失分析
6、個別改善活動的要點
7、設備管理的持續提升
八、TPM其他活動的展開
1、員工提案活動的開展
2、提案活動的意義
3、對提案活動的認識誤區
4、提案獲獎的評價標準
5、如何去尋找提案課題
6、提案的范圍和來源
7、營造持續變革的氛圍
8、安全與衛生改善活動
9、間接部門效率化改善活動
案例分析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