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郭濤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采購物流是組織運營中的關鍵環節,它涉及到從供應商處獲取所需物資、材料或服務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供應商選擇、訂單管理、運輸安排、庫存控制以及信息溝通等多個方面。通過精細化的采購物流管理,企業可以確保物資供應的及時、準確和高效,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能。同時,采購物流也是企業實現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之一。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5-11 14:17 |
【課程背景】
現今市場環境,多變,不確定、系統復雜、信息模糊的無常時代,這是一個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的時代,這是一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供應鏈協同的時代。市場競爭的游戲規則正在改寫,環境在變,誰不改變,誰就會被市場淘汰!
供應鏈 作為企業間端到端的脈絡,信息從市場來,產品到市場去,供應鏈脈絡通暢,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才能高效運轉。但企業中需求管理、柔性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如果缺乏整體協同,就會造成供應鏈“三高三低三多三差”的問題“。
三高:庫存高,總成本高、應收賬款高
三低:庫存周轉率低、利潤率低、客戶滿意度低
三多:救火多、會議多、內耗多
三差:交付績效差、質量一次合格率差,計劃協同差。
為什么會出現以上問題?原因是什么?我們就要想想了?
為什么我們企業的預測準確率低的可憐?
為什么生產計劃頻繁變更?
為什么庫存很高但是還頻頻缺料?
為什么跨部門溝通越來越困難?
為什么客戶訂單無法準時交貨,客戶投訴不斷?
【課程對象】銷售,供應鏈經理,PMC經理,制造經理,計劃主管,采購主管等
【課程價值】
1、了解企業競爭的兩大核心要素
2、明確精益企業競爭戰略與供應戰略有效匹配的四大方法
3、掌握如何有效提高需求預測準確率的思路與四種方法
4、掌握S&OP流程五大步驟與S&OP會議實施方法
5、掌握MPS計劃的制定的三大步驟與MPS計劃的四種模式
6、掌握物料需求的三大依據,物料數量確定的五種方法
7、掌握八種不同物料管控方法,物料控制的六種技巧與庫存監控的三種方法
8、掌握產能規劃的六大內容,周計劃編制的五大原則與周計劃編制的具體方法
9、掌握日生產計劃管控六大組合拳
10、掌握訂單實施方法與進度控制的三種思路,七大步驟與生產進度延后六大改善措施
11、掌握生產問題的四種類型與問題解決的八步法
【工具/表單】
l 競爭與供應模型 / 銷售預測表 / 產能評估表 / 主生產計劃表 / 日計劃表
l 生產計劃進度管理表 / 生產日報表 / 庫存報告表
l 安全庫存表 / 物料庫齡表 / 庫存周轉率表
【課程特色】45%理論+40%案例講解+10%現場演練+5%點評總結
【課程時長】2天/12H(每天6H)
【課綱內容】
第一講:供應鏈環境下生產計劃管理概述
一、企業競爭的兩大核心要素
二、VUCA時代供應鏈面臨的四大挑戰
三、現狀生產計劃與供應鏈管理思想的四大差距
1、決策信息來源的差距
2、決策模式的差距
3、信息反饋機制的差距
4、計劃運營環境的差異
四、供應鏈環境下企業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的特點
1、供應鏈環境下的生產計劃三個特點
2、供應鏈環境下的生產控制四個特點
五、供應鏈環境下生產計劃與控制總體模型
1、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集成生產計劃與控制系統的總體構想
2、生產計劃與控制總體模型與特點
第二講:需求預測管理
一、從供應鏈計劃層次看需求預測的重要作用
二、需求預測三大內容
案例分析:產品定位模型分析
三、需求預測管理內容
1、需求預測定義
2、需求預測兩種觀點
3、需求預測關鍵術語
4、預測流程管理
案例分析:某知名油漆公司分析
四、需求預測常用定性與定量工具
五、兩種預測方式
案例分析:某公司兩種預測方式優劣分析
六、需求預測的七大步驟
步驟一:確定需求預測的目標
步驟二:收集并處理各項數據資料
步驟三:分析與選擇適合的預測方法
步驟四:建立預測模型并進行預測
步驟五:檢查分析預測結果并調整預測
步驟六:提交預測報告
步驟七:跟蹤需求的實際走向,及時糾偏并修正預測
案例分析:某知名食品廠需求預測分析
需求可預測矩陣模型分析
需求可預測矩陣判定表分析/預測表分析
七、需求預測準確率
1、為什么要對預測進行績效考核
2、需求預測最核心的指標-準確率
3、影響預測準確率的幾大要素
4、單個產品單次預測的預測準確率計算
5、單個產品多次預測的預測準確率計算
6、多個產品多次預測的準確率計算
案例分析:單個產品單次預測的預測準確率計算分析
單個產品多次預測的預測準確率計算分析
多個產品多次預測的預測準確率計算分析
案例演練:單個產品多次預測的預測準確率計算
七、需求預測考核
1、計劃部門考核指標
2、銷售部門考核方式
案例分析:某電器集團成品庫存占比過大的思考
第三講:S&OP銷售與運作計劃管理
一、為什么要做產供銷協同計劃
案例導入:從企業高層會議看產供銷協同的重要性
二、什么是產供銷協同計劃
三、產供銷協同的三個條件
四、產供銷協同五步驟
步驟一:產品管理
步驟二:需求管理分析
步驟三:供需初步評估
1、供應計劃管理責任與方向
2、供應計劃實施五步驟
第一步:需求信息輸入
第二步:產品單位確定
第三步:供需平衡初步分析
第四步:供需平衡決策模式
第五步:供需平衡兩大方向
案例分析:A公司供需初步平衡分析
步驟四:供需平衡綜合決策
1、供應方向三種策略與四種方案
2、需求方向三種方案
案例分析:A公司供應方向四種方案分析
A公司那月促銷利潤最高
案例演練:四種計算方法練習
步驟五:產銷協同會議
案例分析:A公司產供銷協同計劃分析
五、產供銷協同無效時出現的問題
第四講:主生產計劃(MPS)制定
討論:為什么要有MPS計劃?
一、主生產計劃管理體系與流程
二、推拉結合與主生產計劃業務模式
1、推拉結合分析
2、MTS備貨型MPS
3、MTO訂貨型MPS
案例分析:MTS與MTO主生產計劃模式分析
案例分析:如何確定ABC三款產品?
三、主生產計劃制定三大步驟
1、編制主生產初步計劃
2、粗能力計劃
3、主生產計劃聯議會
案例分析:A公司MPS計劃分析
四、主生產計劃輸出
1、成品大日程計劃
2、部件需求數量計劃
3、零件需求數量計劃
案例分析:某機械企業主生產計劃輸出分析
五、MPS計劃常見的七種問題
第五講:物料計劃與物料管控
一、物料需求分析
1、物料需求分析三要素
2、需求的不同模型
二、物料需求計劃三種方法
1、生產計劃
2、物料清單BOM
3、存量管制卡—安全庫存設置三步法
案例分析:如何通過BOM表計算物料需求數量
現場演練:安全庫存設置計算
三、物料計劃編制與管理
1、物料計劃起點,定義與內容
2、影響物料計劃的八大因素
3、物料計劃編制流程
4、拉動式庫存計劃管理—一次性訂貨管理
5、拉動式庫存計劃管理—重復性訂貨:即刻補貨與有提前期補貨
案例演練:物料需求計劃編制
四、不同類別的物料管理
1、通用物料與專用物料管理
2、關鍵戰略物料管理
3、風險物料管理
案例分析:某企業通用物料分析
風險物料管控分析
五、庫存監控
1、識別物料庫存報表
2、庫存監測的形式-庫齡報告表
案例分析:某機械企業物料庫齡報告表
第六講:周計劃制定
一、能力負荷計劃和粗能力計劃的區別
二、生產計劃作成六條件
1、零件組分析與產品BOM表
2、產品/零件工藝路徑與CT時間
3、各加工設備OEE
4、各工序產能計算
5、產品/零件基準日程表
6、各工序產能計算與評估
案例分析:某企業產能計算表
案例演練:計算工程綜合產出
三、周生產計劃架構與擬定步驟
1、周計劃擬定步驟
2、 計劃編制五大原則
四、周生產計劃編制
1、 各工序負荷能力計劃
2、產能不準五方面原因分析
3、 以基準日程進行零件排產
4、零件周計劃排產
案例分析:某機加工企業周別生產計劃表
第七講、日計劃制定與管控
一、影響日程計劃的六大因素
二、生管日計劃管理與六大組合拳
討論:生產計劃與車間之間有哪些矛盾?如何解決?
1、日計劃
2、日備料
3、日協調
4、日攻關
5、日稽核
6、日考核
案例分析:某臺企日計劃看板分析
某臺企生產日報表分析
某臺企備料看板分析
某臺企生產統計KPI指標分析
三、構建計劃變動與其它部門的聯動機制
案例分析:某機械公司周計劃變動聯動機制分析
四、跨部門生產進度控制七步驟
五、生產進度落后六大改善措施
案例分析:某機械公司生產異常對策案例
第八講:持續改善
一、組織績效管理的四個層級
二、績效監測
1、統計分析內容:數據
2、統計分析方法:QC常用工具
3、統計結果使用:問題點
三、問題定義與解決步驟
1、問題定義
2、問題分類與解決工具
3、問題解決的整體圖
4、成熟解決問題的各項條件
案例分析:某日資企業生產問題案例
綜合案例分析:某企業生產計劃管理分析
四、交期延誤改善
案例分析:某電子公司PMC交期改善分析
總結,答疑!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