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夏玉臣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綜合管理是組織運營中的核心環節,它涉及戰略規劃、資源配置、流程優化、團隊協作等多個方面。優秀的綜合管理能夠確保組織目標的高效實現,促進內外部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領導者具備全局視野和決策能力,以及團隊成員間的緊密溝通與協作。通過持續改進和創新,綜合管理能夠不斷提升組織效能,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5-16 14:50 |
【課程背景】
SPC, 統計質量控制,作為ISO/T S16949五大核心工具之一,大家可能對其概念并不陌生。然而,SPC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SPC有什么用處? SPC適用于哪些管理領域?怎樣在實際工作中很好地應用SPC的概念和工具,監控過程,驗證過程能力、識別過程偏差并指導過程改善?
本課程可以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答卷。
【課程時長】2天
【課程目的】
1. 了解SPC原理和應用,能夠策劃和推導企業SPC項目的應用
2. 學會利用正態分布和控制圖來更好地理解過程改進過程的方法
3. 掌握建立和運用常規控制圖的實戰技巧
4. 掌握控制圖的解析方法及其改善策略
5. 掌握過程能力研究,計算CP、CPK、PP、PPK及過程PPM的方法
6. 掌握改進過程能力的方法和工具
7. 基本掌握Minitab基本操作方法。
【課程對象】廠長、品質部/生產部/研發部/工程部/采購部等部門經理/主管、品質工程師、過程工程師、IE、基層核心員工以及對SPC感興趣的人士。
【授課方式】
激情授課+案例分享+課堂練習+小組討論+總結發表
將學員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6~8人; 同一部門的同事盡可能分在不同的小組,管理者不要集中于同一小組; 整個培訓過程中, 分組固定不變; 模擬練習及課堂討論、發表得分,按組進行累計。
【課程大綱】
一、統計過程控制概述
1. 持續可信的品質——CPK
2. 統計過程控制的起源與發展
3. SPC基本概念
4. 過程控制原理
5. SPC的工具——控制圖
6. SPC的目標
7. SPC的應用及收益
※ 分組討論(SPC在本公司的適用場合?)
二、SPC統計基礎
1. 現代質量管理學的統計觀點
2. 概率與隨機現象
3. 計量型數據和計數型數據
4. 總體與樣本
5. 統計量:均值、方差、標準差
6. 正態分布——品管核心統計理論
7. 用正態分布展示和評價過程
8. 過程的位置和分布(離散度)
9. 中心極限定理
10.3σ質量與6σ質量
11.六西格瑪(6σ)定義
12.PPM-西格瑪Z數-CPK質量度量換算
三、變異知識
1. 變異與波動
2. 質量波動的因素分類--- 5M1E
3. 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
4. 統計控制狀態
5. 局部問題和系統改進
6. 波動、過程控制和過程能力
※課堂練習
1、游戲: 電腦上打開高德地圖,比賽將鼠標從上課地點開始,到鼠標箭頭指到北京天安門“安”字所需的時間;
2、結合游戲,各小組討論如何做好SPC的意義所在。
四、控制圖原理
1. 控制圖樣式
2. 兩類錯誤
3. 休哈特“3σ原則”
4. 分析用控制圖和監控用控制圖
5. 常規控制圖的分類
6. 統計過程控制原則
7. 控制圖 8條判異準則
8. 如何選擇控制圖
五、控制圖數據采集
1. 為什么要收集數據
2. 數據收集計劃
3. 如何確定控制項目--關鍵質量特性
4. 控制圖數據規模
5. 采集控制圖數據的步驟
6. 修哈特的“合理子組原則”
7. 數據的分層問題
8. 控制圖數據的時間序列特性
※ 課堂練習
各組從實際工作中,選取一個品質特性,嘗試用SPC的理念、方法、思維和邏輯來進行管理。
六、計量型控制圖
1. Xbar-R圖(均值-極差)
2. Xbar-s 圖(均值-標準差)
3. 中位數- R圖(中位數-極差)
4. X-MR 圖(單值-移動極差)
七、計數型控制圖
1. P圖(不合格品率)
2. np圖(不合格品數)
3. c圖(缺陷數)
4. u圖(單位缺陷數)
※ 課堂練習
各組繼續練習,搜集必要的數據,繪制合適的控制圖。
八、過程能力研究
1. 過程能力研究的目的
2. 過程能力研究的步驟
3. 過程能力的概念:過程能力指數CP和CPK\ 過程性能指數PP和PPK
4. 過程短期能力研究與過程長期能力研究
5. 過程能力改進:減少普通原因持續改進過程潛力\減少特殊原因持續改進過程表現
6. 能力指數計算流程
7. 能力指數計算實例
8. 過程能力指數研究時機
9. 過程能力和過程性能指數計算前提條件
10.設備能力指數Cmk模型建立及計算
11.設備能力研究范圍
12.計算Cmk流程
13.Minitab計算Cmk
※ 課堂練習
各組繼續練習,在前邊以搜集數據的基礎上,進行過程能力研究。
九、控制圖使用及策略
1. 控制圖運用流程
2. 控制圖界限的確定與發布
3. 控制圖的記錄
4. 對異常點的處置
5. 不要混淆控制界限和規格界限
6. 過程中心偏離目標的調整策略
7. 控制界限的重新計算問題
8. 用控制圖確認改善效果
十、MINITAB應用
1. Minitab界面及操作
2. 控制圖執行路徑
3. 控制圖數據輸入
4. 控制圖生成方法
5. 過程能力分析
6. 用Z圖確認改善效果
7. 控制圖打印制作
※ 課堂練習
各組繼續練習,Minitab實操。
※ 分組發表、教師點評、集體評分
※ 學習心得、感悟、收獲分享
※ 答疑、合影留念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