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趙強海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溝通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它涉及信息的傳遞、理解和反饋。有效的溝通能夠建立信任、促進合作,解決問題。良好的溝通者能夠清晰表達思想,傾聽他人意見,理解不同觀點,并尋求共識。在工作中,溝通能夠提升團隊協作效率,優化決策過程;在生活中,溝通則有助于增進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因此,提升溝通能力對于個人和組織都至關重要。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6-27 14:24 |
課程大綱
【課程背景】
如果把溝通看成是從“我”到“你”,那就不會有溝通存在
只有從“我們”中的一個成員到另一個成員,溝通才行得通
—— 彼得·德魯克
管理實踐中,以下場景經常出現:
● 場景一:意見有了分歧,我與他人各執己見,不知如何面對如何突破
● 場景二:工作任務繁重,我對工作存在疑慮,不知可不可以向上反映
● 場景三:客戶需求刁蠻,我對客戶心生恐懼,不知能不能夠穩定客情
● 場景四:下屬不顧大局,我找下屬工作談話,不知是不是能夠有效果
● 場景五:領導或許失察,我對領導特別敬畏,不知如何提醒不惹麻煩
以上場景中的存在的問題,無一例外,都是溝通出了問題。
溝通即管理。《高效執行:基于角色認知的中層管理者五項精進》課程,在一般溝通理論的基礎上,系統引入理性行為選擇理論(博弈論)和文化-心理結構理論,它將有助于我們:發掘跨部門溝通障礙的深層次原因;了解跨部門溝通中隱藏的個人與組織需求;認識人與人之間正常的性格差異;培養主動性與服務意識;掌握有效溝通的策略技巧;破除部門壁壘,減少沖突;有效地與上級、下級、同事、客戶進行交流,提升溝通效率與效果。
一句話,要真正充分相信管理者的認知可塑性 —— 不是告訴他們“有這么個理”,而是要讓大家從內心覺得“就應該這么做!”換句話說,思想問題解決了,溝通的阻力就會降低。
【課程定位】
為組織戰略貫徹創造共同語境
【三大基石】
課程基礎理論的選用,決定了課程的應用邊界和融攝力,決定了課程在實踐場景中的落地方向和落地程度。本課程以“文化-心理結構”、“系統思考”、“決策助推”為基礎理論基石,保證了課程的高度、寬度、厚度和溫度,方便中高層受眾從中能獲得觀點和碰撞,中基層受眾從中可學到知識和方法。
【五項收益】
● 收益1:重視溝通:理解溝通對個人以及組織的重要意義
● 收益2:了解溝通:全面了解阻礙有效溝通的深層次原因
● 收益3:學會溝通:掌握高效溝通的核心維度和實用技巧
● 收益4:開始溝通:溝通開始于人際關系的平等雙贏追求
● 收益5:高效溝通:在現代職場中高效溝通意味著影響力
【四個亮點】
● 跨學科:管理實踐、經濟政策、文化邏輯、歷史經驗,助推“拓展視野”
● 跨文化: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助推“融會貫通”
● 重案例: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古今中外、言之有據,助推“借鑒創新”
● 重實操:底層邏輯、科學理論、實用方法、簡單工具,助推“即學即用”
【課程對象】組織機構的管理者
【培訓形式】
根據課程需求及教學協商,設計組合培訓形式:
● 線下課程:通過定期安排的課程,系統學習
● 教練助推:通過教練的助推引導,學練合一
● 線上答疑:針對課程的相關問題,定時答疑
● 定期復盤:根據教學的具體需求,組織復盤
【課程時間】
1-2天 (6小時/天)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課程導入
1、世事如棋
(1)痛點:智慧風險與不確定性
(2)起點:還至本處,愿樂欲聞
(3)支點: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2、職業素養
(1)不知不覺的“職業脫軌”
(2)引人深思的“素養模型”
(3)高效溝通是一種“負熵”
第二部分:現象層--溝通中的3大障礙與5個表現
1、溝通不暢的3大障礙
(1)障礙一:理性的障礙 —— 納什均衡重要啟示
(2)障礙二:制度的障礙 —— 科層制的組織難題
(3)障礙三:語言的障礙 —— 巴別塔的特殊意義
2、溝通不暢的5個表現
(1)表現一:缺乏信任
(2)表現二:懼怕沖突
(3)表現三:投入不夠
(4)表現四:逃避責任
(5)表現五:輕視結果
第三部分:邏輯層--高效溝通智慧的2個辯證”
1、常數一:思維辯證--對立統一(整體性)
2、常數二:行為辯證--時空時位(動態性)
第四部分:原則層--高效溝通的3條原則
1、原則一:和--和實生物:明確方向
(1)共同契約及其四個維度
(2)原則一的四個應用場景
■ 場景一:緩和沖突
■ 場景二:有效溝通
■ 場景三:選人用人
■ 場景四:團隊激勵
2、原則二:中--允執厥中:明確方法
(1)執兩用中:囚徒困境之后博弈論的超越
(2)用中執兩:目標導向的問題分析與解決
■ 方法一:專精一行
■ 方法二:堅決執行
■ 方法三:拿到結果
■ 方法四:一抓到底
■ 方法五:分步落實
3、原則三:誠--不誠無物:明確態度
(1)態度一:誠于信仰--解決“為什么”的問題
(2)態度二:誠于事業--解決“干什么”的問題
(3)態度三:誠于團隊--解決“憑什么”的問題
(4)態度四:誠于客戶--解決“吃什么”的問題
第五部分:方法層--高效溝通的4個技巧
1、技巧一:用心溝通
■ “機”在于心
■ “機”在于目
■ “機”在言行
2、技巧二:止而后語
■ 深度溝通
■ 吉祥止止
3、技巧三:換位思考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 天地同構 物吾同與
4、技巧四:誠常直和
■ 誠:與人為善--To be nice
■ 常:行為可期--Be consistent
■ 直:以直報怨--Be sure to retaliate
■ 和:既往不咎--Ready to forgive
第六部分:大道至簡--職業素養精進的四個要點
1、第一點:一條途徑--精進不迷路
2、第二點:三種境界--自查有標準
3、第三點:十六字訣--高人常提點
4、第四點:入手之處--小心自求證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