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李亮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領導力是一種激勵和影響團隊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優秀的領導者具備清晰的愿景、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決策能力。他們能夠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并在挑戰面前保持冷靜和堅定。領導力不僅僅是管理技能,更是一種影響力和責任感的體現,它使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7-03 17:36 |
課程背景:
從企業角度出發,只要結果評價無可厚非,但作為企業中的一名管理者,沒有好的過程控制就難以實現好的結果,高績效的組織大多是高效個體的結果輸出。個體如何高效?顯著特征是什么?本課程通過改變經理固有的思維和工作習慣,使經理人在自我管理和人際關系管理上得到顯著的改善,并借由建立統一的文化和共同語言,使團隊和組織的效能得到由內而外的根本性的改善。在自我管理方面,使經理人減少抱怨,更加成熟;在人際關系方面,訓練員工牢固樹立客戶意識,能夠更多地站在他人的立場看問題,建立持久穩固的健康人際關系,全方位提高工作效能,將良好的工作習慣滲透到團隊及整個組織的各個層面。
培訓對象:
企業職業經理人、管理人員、高潛員工、新員工
課程收益:
1. 掌握七個習慣的基本概念解析和科學的底層邏輯
2. 調整認知,從依賴性向獨立型、再向互助共贏型職場心態轉變
3. 通過積極主動,讓工作熱情更高、正向面對一切問題、責任和未來。
4. 通過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掌握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的具體方法。
5. 通過雙贏思維和知彼解己,讓團隊氛圍更好、溝通更順暢
6. 通過協同增效和不斷創新,實現組織內協同工作和個人的持續學習
課程時長:1天(6小時)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做調整
授課方式:傳統講授+分組互動+案例分析+視頻解析+課程復盤
一、七個好習慣是什么
1、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協同增效、不斷更新
1) 你的關注點是什么?
2) 毫無目的地工作就是刷存在感、沒有目標的個體最終只是另一種躺平
3) 時間管理是管理什么?
4) 百年管理思想:分工、協作、協同
5) 溝通就是管理、溝通就是工作,中國人的溝通特點
6) 第三選擇
7) 復盤 行為 習慣
2、改變習慣要轉變思維
1) 習慣的悖論:21天、60天、半年
2) 為什么不能投資自己:改變習慣很痛苦
互動:人類固有的思維天性
第一講 習慣1:積極主動
1、刺激和反應
1) 路怒癥、領導的責備、遇到挫折
2) 面對工作壓力和環境的變化:是什么決定了你的回應方式;
3) 選擇是人類最大的自由
2、人類四項獨特的天賦
1) 自我意識
2) 想象力
3) 良知
4) 獨立意識
3、改變我們的判斷習慣
1) 給自己一個思考的過程(老祖宗的智慧)
2) 先看自身問題,列出問題項
3) 與外界因素做對比,列出因果關系
4、影響圈與關注圈
1) 二圈的關系
2) 對自身有什么影響?“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案例討論:“倒霉”的張經理(工作失誤所產生的推脫、自我、抱怨……)
5、如何擴大你的影響范圍;
1)可直接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與自己相關,培養自己正確的習慣來把控
2)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與他人相關,改進施加影響,比如以身作則而不是口頭說教
3)無法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我們無法改變,平和、微笑的態度去接受。
其實主動權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信守承諾;知易行難,唯有行動帶來改變。
第二講 習慣2:以終為始
1、以終為始工作中的反例
1) 毫無目的的會議
2) 毫無目的的工作安排
2、先擬出愿景和目標,并據此塑造未來
1) 捫心自問,在這家單位你的目標是什么?你有目標嗎?
2) 是先干著看,還是有目的的干?
3) 企業人才培養的通用工具:崗位輪換
案例:耶魯大學的實驗:今天的目標,影響著未來的成果
3、see-do-get:目標管理模型
分組討論:有沒有膽量說出你在這家企業的目標?
第三講 習慣3:要事第一
1、什么是要事第一?
1) 為什么你很忙?(自測)
2) 什么是要事?
3) 緊急的事是不是要事?
4) 如何確認優先級?
視頻:《兵臨城下》
2、時間管理究竟是什么?
1) 時間都去哪了?
2) 工作一天的時間都用在哪了?
3) 時間管理管的是誰?
現場自測:《你的時間控制的如何》
4) 勤奮到底有沒有用?
視頻:《白巖松對勤奮的定義》
3、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及其特點
1) 象限說明
2) 李老師對時間管理的改進建議
4、怎樣將事情或任務有效分布在四個象限中?
1) 杯子理論
2) 分配方法
5、要事第一的秘訣——有效授權
1) 授權不是甩手掌柜
2) 責、權、利
第四講 習慣4:雙贏思維
1、六種人際關系模式
1) 利人利己(贏、贏)
2) 損人利己(贏、輸)
討論:真的贏了嗎?
3) 損己利人(輸、贏)
討論:真的輸了嗎?
4) 兩敗俱傷(輸、輸)
5) 獨善其身(贏)
6) 好聚好散(無交易)
2、職場人如何理解雙贏思維理念
1) 如何理解中國人的“和”,“己于立立人、己欲達達人”---孔子
2) 案例: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
3) 真誠、成熟、資源
3、職場中實現利人利己五要領
1) 雙贏品格
2) 雙贏人際關系
3) 雙贏協議
4) 雙贏制度
5) 雙贏流程
4、構建雙贏人際關系的關鍵:溝通
第五講 習慣5:知彼解己—同理心溝通
1、一個重要概念——情感賬戶。
1) 生活中的情感賬戶---微信
2) 職場中的信賴來源于什么?
3) 商場中的誠信來源于什么?
2、如何增進你與他人的情感賬戶余額
1) 隨手“存款”
2) 警惕無意識“取款”
3) 接受別人的幫助并給予反饋
3、高情商的溝通習慣
舉例:中國人職場溝通的不良習慣
1)同理心溝通的習慣
2)先理解別人,再爭取別人理解自己的習慣
3)以尋求理解為宗旨去聆聽別人的習慣;
4)創造雙向溝通環境的習慣;
互動:雙向溝通
4、中國人知己知彼的有效工具:性格識別
思考:有效溝通也是高效執行力的關鍵環節
第六講 習慣6:協同增效
1、 協同增效的精髓是1+1>2; 舉例:協同的誤區:依賴
2、 協同增效談的是集思廣益;
1) 如何集思廣益?
2) 會議是有效的共識工具,but!!!,你會開會嗎?
3) 頭腦風暴和六頂思考帽
3、 協同增效的難點在于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1) 分工、協作、協同
2)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在組織內欣賞對方
4、 高情商的人際關系模式是珍視差異;
5、 協作增效就是創造第三種選擇(發現第三替代方案)。
第七講 習慣7:不斷更新
1、什么是持續更新的習慣
1) 復盤并形成習慣 2)七個習慣前后邏輯
2、自我更新的四個面向
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
3、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學習、堅持、實踐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