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李亮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與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它深植于每一位員工的心中,指引著企業的方向。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合了使命、愿景、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不僅塑造了獨特的品牌形象,還促進了員工間的凝聚力與歸屬感。它鼓勵創新、尊重個人、倡導團隊合作,為員工創造了一個積極向上、和諧共進的工作環境。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企業能夠持續成長,實現可持續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7-03 17:50 |
【課程背景】資源終會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企業管理從百年前泰勒的科學管理、再到梅奧“霍桑實驗”后的行為管理,把人和機器做出了區分,現代管理又讓企業主清晰認定的一點是:人是最復雜的情感動物。
從傳統的需求歸因角度分析,不同性格和年代的員工,在企業說追求的目標不盡相同,管理者們在眾多需求中苦苦追尋團隊成長的“靈丹妙藥”,正所謂見仁見智,綜觀世界500強,大多數優秀企業皆因為具有卓越的企業文化而使基業長青,其實成功的“秘訣”之一便是源自其組織文化軟實力。
如何才能打造出具有歸屬感和忠誠心的員工?如何獲得企業創新與變革的文化DNA?如何打造企業基業長青的文化軟實力?如何能談企業文化落地,從而將文化力轉化為戰斗力?如何獲得令競爭對手難以模仿和超越的卓越企業文化? 現代企業,只有學會和掌握企業文化建設方法,才能為企業生存和發展提供永恒不竭的動力……
【課程目的】
針對新員工或基層管理者,將面臨從個人貢獻者到團隊管理者的變化。如何認知企業文化,提升個人職業素養,本次培訓將從文化和價值觀、溝通和思維三個角度,讓員工有有更好的認知并應用到工作當中。
【培訓方式和時長】
1. 老師講授+學員互動分享+案例分析+視頻解析+整體復盤
2. 1天(6-7小時),可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調整
【培訓對象】企業全員
【課程大綱】
第一篇 企業文化的認知
案例:從文化差異看企業的興衰成敗
1. 什么是企業文化
(1) 中西方文化差異;
(2) 使命、愿景、價值觀、品牌宣傳語和口號
(3) 潛性文化:“家”文化;
(4) 老板文化:老板風格、“大哥”文化
2. “使命”的具體解讀
做什么:聚焦客戶?市場?員工?
3. “愿景”的具體解讀
(1) 成為什么:愿景和愿望
(2) 愿景為什么經常被認為是“畫餅”?
4. “價值觀”的具體解讀
(1) 思想意識
(2) 行為準則
(3) 共同意愿
5. “品牌宣傳語和口號”的補充作用
(1) 對團隊士氣和凝聚力的補充
(2) 對客戶的輸出
(3) 注意和“打雞血的區別”
案例:京東的文化 凝聚力的核心
第二篇 如何建設企業文化
1. 常見的文化建設“六大誤區”
(1) 抄襲泛濫
(2) 文字游戲
(3) 缺乏個性
(4) 有形無質
(5) 言行不一
(6) 無法落地
2. 誤區成因與解決方案
(1) 信仰的力量----“朝聞道夕死可矣”
(2)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價值觀從哪里來
(3) 文化虛化,缺乏體系性----《庖丁解牛》的啟示
(4) 隨意性與僵化并存
3. 企業文化建設六步法
(1) 企業文化建設組織架構和準備:各層級以中、高管為主;基層以老員工為主;多向業務層傾斜。
(2) 輿論準備、專人負責、定時推廣
(3) 一把手工程:全員參與、領導推動、提供平臺
(4) 廣納言論、言而有信,牢騷也可能是文化的抓取來源
注意:真實案例、真實人物、真實事件、真情實感
(5) 尊重、傾聽、溝通、共識:企業訪談、現場觀察、專題研討
(6) 總結提煉
注意:客戶端訪談
第三篇 企業文化的宣傳和落地
1. 企業文化的宣貫
(1) 企業文化形象宣傳的3維標準
(2) 管理者行為與員工行為
(3) 什么是制度文化?
(4) 品宣、路演、活動、年會渠道
視頻賞析:《華為的企業文化宣傳》
2. 如何讓企業文化落地---知、信、行
(1)價值觀認知過程
(2)制度與領導行為的過程
(3)信念與契約的過程
(4)價值規范規程
3. 從文化力到生產力
案例:客戶為先的文化,促使用戶體驗提升、員工責任增強
互動:團隊與團伙
討論:為什么企業文化容易上墻,卻難以入心?
第四篇 企業文化的變革
企業文化變革七步法
(1)教育輸入法
(2)輿論導向法
(3)建立禮儀法
(4)造就楷模法
(5)創造氛圍法
思考:文化,說到底,也是一種氛圍!
(6)領導典范法
(7)利用事件法
課程復盤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