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顏玉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精神功能以及行為活動的科學。它涵蓋了從基礎的心理過程如感知、認知、情緒到復雜的社會行為、人際關系和人格特征等多個方面。心理學不僅關注個體的心理健康和成長,也致力于理解人類在社會環境中的互動和行為模式。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深入了解人類思維和行為的途徑,對于提升個人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7-10 11:00 |
【課程簡介】
·如何激發員工的動力,讓他們更主動、更負責?
·如何增強團隊成員間的信任,加強團隊凝聚力?
·如何進一步釋放員工的潛能,迸發出活力四射的創意?
·如何清晰團隊的愿景和信念,讓大家更有效地達成目標?
·如何讓團隊成員快速地適應變革,從“消極抱怨”變為“積極改變”?
美國管理學家路桑斯提出:心理資本(簡稱PCA)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并且可以不斷被激活、被開發。
研究表明,心理資本與個體績效、組織績效提升之間具有明顯的貢獻度。員工心理資本增加2% ,公司每年增加上百萬美元收入的巨大收益。
本課程圍繞心理資本的四大要素及潛在的心理資本,通過案例分享與演練,有效為企業提供心理建設的解決方案,在開發與管理人力資源中提升績效并獲得競爭優勢。
【課程收益】
1、運用五套開發技術,讓管理者提升自我效能感并拷貝轉化給員工。
2、幫助管理者調整積極認知思維,正向面對工作中的挫折和不利因素。
3、內化四套功力,提升管理者在高壓力狀態的耐挫力,增加心理彈性。
4、重塑管理者心智,增強主觀幸福感,最終對績效和結果負責。
【課程設置】
課程時長: 2天(12小時)
【授課對象】
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形式】
感性講授+理性分析+量表測試+練習環節+心理視頻+咨詢案例+分享點評
【課程提綱】
第一模塊:心理資本開發的科學依據
(一)心理資本開發的價值和意義
1、從冬奧會運動員談心理資本
2、從新冠疫情談心理資本
3、從企業面臨的競爭談心理資本
(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心理資本的關系
1、企業的三大資本:財力、人力和社會
2、人力資源中的三大資本
(三)心理資本如何提升組織績效
1、心理學的三大任務
2、積極心理學與積極組織行為學
測試:《整體心理資本量表》
第二模塊:心理資本開發的積極準備
(一)行為習慣的改變
1、認清改變的本質
①認識兩個自我:大象與騎象人
②經驗的好處:不為你所知的秘密
③改變的本質:創造新經驗
2、走出心理舒適區
①心理舒適區的本質:熟悉的應對方式
②心理舒適區的好處:帶來控制感
③案例分享:她為何喜歡兩地分居
3、改變行為的方法
①最小阻力原則:跨出第一步
②用“環境場”形成新行為
③情感觸發:讓改變自然發生
(二)心智模式的改變
1、心智模式的兩個作用
①影響情緒
②引發行為
2、成長型思維與防御型思維
①推動自我發展的內在動機:安全感/自主性/勝任感
②防御型思維的三大模式:僵固思維/應該思維/絕對化思維
③防御型思維的應對方式:實證式辯駁/邏輯式辯駁/實用式辯駁
3、成長型思維的四大工具
①創造型思維
②WOOP思維
③控制的兩分法
④正念思維
第三模塊:自信——激發自我效能感
(一)關于自信的誤區
1、脆弱的高自尊
2、自尊與自卑
3、自信與自我效能
(二)自我效能的五大特性
練習:“舒適區”與“非舒適區”的任務挑戰
1、特定性
2、熟練性
3、成長性
4、暗示性
5、可變性
(三)開發自我效能的五個步驟
1、熟練掌握+體驗成功
①實現人崗匹配
②反復體驗“小成功”
2、替代學習+優勢驅動
①榜樣力量
②同輩分享
③提煉優勢
角色扮演:變未來為現在
3、目標挑戰+比賽考核
①分解目標
②分級考核
4、組織反饋+陽性強化
①BIC反饋法
②有效激勵
5、自我控制+組織干預
①內化經驗增強控制感
②EAP介入促進身心健康
③集體效能形成積極文化
第四模塊:希望——用行動堅定信念
(一) “希望”的真正涵義
1、“希望”不是什么
2、希望=動因/意志力+途徑/路徑力
3、從“關注圈”到“影響圈”
(二) 轉化信念的四個途徑
1、主動確定目標途徑
2、提前考慮備選途徑
3、準備受阻替代方案
4、擁有控制缺點優勢
練習:回想你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難事,并思考第一反應是什么,你會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三)開發希望的方法
1、目標設置:自我內化
2、增加彈性:SMART原則
3、分步進行:“里程碑”
4、積極參與:授權
5、獎勵機制:非薪酬激勵
6、資源配置:建立支持系統
7、戰略協同:人崗匹配
8、安排培訓:互動分享式
第五模塊:樂觀——歸因風格與積極情緒
練習: 回想積極或消極事件,并進行客觀評價
(一)樂觀是一種歸因風格
1、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
①負面偏好的影響
②習得性無助的影響
③成長經歷的影響
2、歸因風格決定樂觀狀態
①案例:好運氣的晉升者
②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
(二)實現樂觀的三種策略
1、包容過去
①接納現實:
②學會原諒:聚光燈效應
2、珍惜現在
練習:說出你的糗事
①關注閃光點
②尋找意義
3、面向未來
①聚焦解決問題
②盡人事聽天意
(三)激發積極情緒
1、接納消極情緒
2、改變心理機制
討論:努力、成功與快樂的關系?
3、調動積極情緒
4、養成積極習慣
活動:背靠背
(四)傳播積極情緒
1、用環境創造對團隊氛圍的影響
活動:此地認識幾個人?
2、用積極情緒應對變化帶來的恐懼
第六模塊:韌性——在逆境中重生
1、逆境是人生的新機會
①轉變的本質:自我重構的過程
②轉變的三個階段:結束、迷茫、重生
2、重建全新的自己
①案例分析:從“煙草大王”到“橙子大王”
②心理彈性:擁抱變化
③重生的兩個要素:偶然/意外與另辟蹊徑
④職業轉變:從“可能的自我”到“真正的自我”
3、如何重建意義感
①壓力調查:壓力本身與對壓力觀點
②自我實現的力量
③三個“天真的假設”
④發展新的認知結構
⑤案例:創傷后成長的90后
4、如何復原與超越
①面對挫折:“挽救式”故事與“污染式”故事
②從“功敗垂成”到“自我救贖”
③自我進化:從“被召喚者”到“守護者”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