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尹宏剛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職業技能是職場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它涵蓋了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的素養。一個擁有良好職業技能的個體,不僅能夠高效完成任務,還能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迅速適應并成長。這些技能通過持續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不斷提升,成為個人職業發展的堅實基石。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經驗豐富的職場老手,都需要不斷磨礪和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職場挑戰。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7-15 13:41 |
課程背景:
眾所周知,沒有創新對于企業而言,意味著價值的淪落;對于個人而言,意味著職業生涯的提前結束。可見,創新這個古老又年輕的課題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論述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把創新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位置提得更高,適應了時代的迫切要求,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所講的這節《創新七劍》培訓課程,就是為了給企業解決創新難這個課題提供了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課程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所有參訓學員熟練掌握各種創新工具的用法與用途。并且回到本單位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讓培訓理念在學員心中生根,讓培訓效果在受訓單位“落地”。
適合對象:
課程時間:2天
課程大綱:
一、創新全接觸
1. 什么是創新?
2. 什么是創意?
3. 左腦、右腦你用哪個多一些(視頻測試題)
4. 創意能力測評
5. 評估創意能力的三個指標
6. 創意思維的冰山模型
二、創新訓練:創新七劍
七劍第一劍:莫問劍(隨機詞匯法)
特性:無拘無束、變換莫測
用途:專門解決公司定位、產品更新、方案策劃等層面的創意問題
原理解析: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體作為誘導工具,從而引發創意,加上邏輯推理,形成創新觀點。
案例學習:展會上的概念車
體驗訓練:情景引導,小組創意體驗活動(來自創業者的疑惑)
附件:世界咖啡團隊創意活動
七劍第二劍——游龍劍(逆向思維法)
特性:龍騰九霄、變化無常。
用途:專門解決產品及服務方面的創新問題
原理解析:紅海戰略和藍海戰略
一說喬布斯——藍海戰略四步法
案例學習:NOKIA的敗,蘋果的勝
體驗訓練:情景引導,小組創意體驗活動(來自皮皮魯的智慧)
“無聲議事廳”工作法團隊創意比拼
七劍第三劍——青干劍(概念萃取法)
特性: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用途:專門解決產品及服務方面的創新問題
原理解析:模仿是人類的天性,但我們卻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殺死了它?!
企業案例:殺不死的小企鵝——《狗日的騰訊》
概念萃取法的四個要素:
1. 目的概念:試圖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2. 原理概念:如何運作的?如何達到目的?
3. 價值概念:有點是什么?客戶為什么喜歡?
4. 特征概念:外觀或功能設計有什么不同之處?
體驗訓練:小組創意體驗活動(學員工作中的實際案例)
七劍第四劍——競星劍(極度夸張法)
特性:流星追月,收放自如。
用途:專門解決企業及服務方面的營銷創新問題
原理解析:用F、A、B法則將你的產品“吹”上天
企業案例:LEVI ‘S廣告反推Feature、Advantage、Benefit
體驗訓練:小組體驗創意活動(RPG角色扮演:給自己公司的產品做一則廣告策劃案)
七劍第五劍——日月劍(Alternative)、Because、Cut工作法)
特性:長攻短打,削鐵如泥。
用途:是對于改進公司流程,提高公司效率非常好的創新工具。
原理解析:
案例分享:IBM公司
體驗訓練:小組體驗創意活動(來自學員公司內部的流程優化案例分析)
七劍第六劍+第七劍——天瀑劍+舍神劍
特性:雙劍合璧,所向披靡。
用途指向:將前幾種工具組合運用,從而提高企業解決創新類問題的能力
原理解析:
案例分享:國內外優秀廣告案例分享
1. 是否可以概念萃取?
2. 是否可以換個角度?
3. 是否可以“大”一些?
4. 是否可以“小”一些?
5. 是否可以組合?
6. 是否有其他用途?
7. 是否可以改變?
8. 是否可以改進?
體驗訓練:小組創意體驗活動(小組成員公司案例)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