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夏延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職業技能是職場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它涵蓋了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的素養。一個擁有良好職業技能的個體,不僅能夠高效完成任務,還能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迅速適應并成長。這些技能通過持續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不斷提升,成為個人職業發展的堅實基石。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經驗豐富的職場老手,都需要不斷磨礪和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職場挑戰。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8-05 15:38 |
【課程背景】
在互聯網時代,管理理論是否過時了呢?當前,企業的外部戰略環境迅速變化,倒逼組織變革,管理也面臨著相應的模式創新。舊的管理邏輯似乎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需求,一個有悖于傳統的理念被實踐者和學者們提出,甚至連拉姆·查蘭這樣的大師都提出了“分拆管理職能”。毫無疑問,管理正處于“變局”之中,但未來管理該何去何從,似乎存在諸多分歧。可以明確的是,早一天梳理清楚這個問題,組織就能早一天應對變化,自由轉型,早一天奔赴未來。
而什么是管理?管理以什么做導向,以什么來檢驗?這是每一個管理者都需要面對和回答的問題。之所以在管理實踐中存在很多的誤解、偏差以及資源的浪費,是因為大家在管理問題上依然以經驗為導向,依然按找自己的喜好去發展,依然在過度使用資源而不是讓管理本身發揮效能,依然相信管理者自己的技能。對于管理的職務、功能和效果缺乏認識與思考,很多人之憑借經驗、情感和責任來進行管理工作。但讓我們看到的是個人績效的損傷、組織效率的消耗,而這一切,只要從管理的基本概念出發,認清自身角色,掌握科學管理技能,觸動人性弱點,突破團隊協作障礙,開拓創新實踐,不斷提升領導力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在我內心里,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組織中充分發揮作用,每一個人都有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而每一個管理者都可以讓下屬擁有績效,并獲得成長;更重要的是,因為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行為,本不能勝任的工作得已勝任,同樣的資源投入獲得更大的產出。
本課程要感謝在國內、國際的管理大師們,從1911年泰勒提出《科學管理原理》開始,到法約爾《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福列特《福列特理論》、韋伯《社會組織與經紀組織理論》、巴納德《組織與管理》、梅奧《工業問題的社會問題》、菲德勒《讓工作適合管理者》、赫茨伯格《再論如何激勵員工》、馬斯洛《人類激勵理論》、德魯克《管理的實踐》、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企業的七個習慣》、奧托《U型理論》、堀之內克彥《10人以下小團隊管理手冊》任正非《華為的冬天》、杰克·韋爾奇《韋爾奇自傳》、庫澤斯波斯納《領導力》、喬布斯《喬布斯傳》、菲爾奈特《鞋狗》、張瑞敏《人單合一》、劉永好《希望集團30年》、陳春花《管理的常識》等等等等,太多的經典,我們今天所遇到的問題,這些前輩早都在書里給了解答,為什么我們卻沒發現呢?因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發展是飛速的,急求“利潤”的時候沒人會想到管理,而“利潤”難求的時候,我們便開始尋求突破。是他們的書籍和獨特鮮明并且經久不衰的觀點,讓我有了一個系統的認知,也有了這門課程!今天,我們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路口,回望過去,我們總結了經典,但我希望,我們還能一起創造未來!
【課程收益】
1. 了解管理的本質,重塑管理思維,掌握新時代下管理的原理,掌握管理教練的核心技能;
2. 明確管理者角色的概念,認識到管理者在履行工作職責時所承擔的各種不同角色及其重要性;
3. 提高管理者自我覺察與監控能力,消除管理者角色認知的誤區;
4. 掌握人員激發技能—溝通、輔導、激勵、授權,有效提升團隊士氣與凝聚力;
5. 并掌握管理溝通重要技能-傾聽、正向反饋、負向反饋、關鍵對話等;
6. 掌握事件控制與問題分析解決的思維與邏輯;
7. 掌握時間控制與問題分析解決的重要工具和技能—情景分析、原因分析、決策制定、計劃分析,并能夠熟練運用工具進行企業案例剖析。
4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
企業基層、中層管理者
【課程大綱】
模塊一:《管理思維》
第一單元 :管理的本質
1、 管理的內涵
1) 兩個要素:人與事
2) 兩個維度:內與外
3) 內部人:輔導、激勵
4) 內部事:流程、標準
5) 外部人:客戶、需求
6) 外部事:產品(服務)、創新
研討案例:開會表決
2、 管理只對績效負責
1) 績:降本增效
2) 效:效率效能
研討案例:自愿與不自愿
3、 管理是一種分配
1) 權利是起點
2) 責任是路徑
3) 利益是終點
4、 管理要為經營服務
1) 經營是選擇正確的事
2) 管理是把事做正確
5、管理的目的
1) 組織戰略目標
2) 部門績效目標
3) 個人行動目標
6、管理的核心
1) 管理平臺不是改造人
2) 管理是用人做做事達成企業目標
第二單元 :管理走進新時代
1、 從工業時代管理到互聯網時代管理
工商業時代管理:通過分工提高效率
2、后BAT,TMD時代對管理的挑戰
1) 信息越來越復雜化
2) 價值越來越多元化
3) 管理越來越網格化
3、時代跨越的管理邏輯
1) 法在前、情在后
2) 在不連續性中尋找連續性
3) 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4、情境管理的干預方式
1) 意愿低、能力低:推銷
2) 意愿高、能力高:授權
3) 意愿高、能力低:告知
4) 意愿低、能力高:參與
練習:基于工作準備度的人才盤點
5、新時代管理者角色認知誤區
1) 對上:民意代表
2) 平行:借位管理
3) 對下:錯位管理
4) 對外:逆位管理
6、新時代管理者角色定位
1) 對下:指南針、平面鏡、引導者、催化劑
2) 對上:放大鏡
3) 平行:哈哈鏡
4) 對外:顯微鏡
第三單元: 管理者責任
1、新時代管理者在企業中的責任
1) 對上級:輔佐
2) 對下級:輔導、激勵
3) 對平級:協同
4) 對客戶:協助
2、三腦原理對管理的啟發
1) 安全腦:本能呆、打、逃
2) 情緒腦:尊重、認可、信任
3) 思考腦:高流明創造力、合作
3、人的四種思考方式,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1) 認知力
2) 自覺力
3) 想象力
4) 良知力
4、管理者責任的兩大障礙
1) 推諉
2) 抱怨
5、管理者的責任視角
1) 關注圈:無能為力的事件
2) 影響圈:對未來有影響的事件
3) 掌控圈:力所能及的事件
6、管理者責任的思維轉換
不要因為無能為力的事情影響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7、管理者責任背后的問題
1) SEE--觀念
2) DO---行為
3) GET--結果
8、管理者責任的轉換工具
我現在做什么改善現狀!
研討案例:責任是否能傳遞
練習:責任轉換行為表
第四單元 :管理者溝通管理
1、 管理溝通的內涵
1) 達成任務
2) 建立關系
2、管理溝通三要素
1) 傾聽
2) 表達
3) 邏輯
3、傾聽的層次
1) 下載:基于過去的經驗傾聽
2) 事實:基于發生的事件傾聽
3) 同理:基于當下感受的傾聽
4) 生成:基于未來目標的傾聽
4、管理者傾聽的兩大工具
1) 積極主動傾聽
2) 同理心傾聽
5、管理者溝通的正向反饋
1) 用為什么!
2) 多關注人!
3) 不要但是!
6、管理者溝通的負向反饋
1) 用什么原因!
2) 多關注事!
3) 多用但是!
7、理性思考+感性表達
1) 基于事實
2) 表達感受
3) 明確影響
4) 表明希望
8、管理溝通的十二字箴言
1) 想什么: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2) 要什么:對方需要的是什么?
3) 給什么:我可以給對方什么?
4) 做什么:我希望對方做什么?
9、基于不同風格的溝通方式
1) 問題:溝通技巧與溝通模式哪個重要?
2) 性格:外與內
3) 思維:感性、理性
榮格心理學:DISC與九型人格、PDP、性格色彩、MBTI的關系
● D型風格的關鍵詞:管控
● I型風格的關鍵詞:活潑
● S型風格的關鍵詞:和諧
● C型風格的關鍵詞:完美
● D型管理風格的改善建議:洗耳恭聽
● I型管理風格的改善建議:適可而止
● S型管理風格的改善建議:坦率直言
● C型管理風格的改善建議:允許意外
● D型下屬的溝通建議:多授權、多信任
● I型下屬的溝通建議:多贊美、多標準
● S型下屬的溝通建議:先生活、后工作
● C型下屬的溝通建議:講事實、講數據
● 基于滿足DISC不同風格的溝通邏輯:事實-觀點-感受-需求-請求
● DISC不同組合風格的詳版解讀
研討案例:下屬談單歸來
研討案例:不漲工資就走人
練習:溝通的團隊演練
模塊二:《問題分析與解決》(2天)
第一單元: 問題都在哪里出現?
1、工作流程
1) 深入現場
2) 發現問題
3) 解決問題
4) 方案執行
第二單元:問題分析—弄清事實
1、情景分析的作用:弄清事實
2、情景分析的應用條件:復雜問題、錯綜復雜的問題、情況不明而籠統的問題
3、情景分析的核心工具:牛眼法
4、您關注的關鍵問題是什么?
5、關注焦點可以區分、細化嗎?
6、在情景判斷種排列解決問題的優先順序是什么?
7、您怎樣選擇適當的思維技巧并確定最佳解釋;
8、情景分析運用的步驟
1) 遇到的籠統問題—問題的定義
2) 逐件剝離并單一化
3) 單一問題具體化—WNYW
4) 問題的重要性排序
5) 問題分析起點
研討案例:煩惱的馬克
練習:可視化工作表
第三單元:問題分析—尋找根因
1、 原因分析的作用;
1) 推理原因
2) 排除原因
2、 原因分析的應用條件;
1) 出現偏差
2) 偏差可控
3、“發現問題“并”尋找根因”—尋找原因的方法對比應用場景
1) 比較法
2) 專家法
3) 試錯法
4、管理工作中“四類偏差”
1) 正向偏差
2) 反向偏差
3) 持續改進偏差
4) 起始偏差
5、您所關注的問題與觀察到的事實是什么?
6、比較的事實是什么?
1) 正常的
2) 相似的
3) 由內到外
7、如何辨別獨特的差異與變化?
8、如何辨識及檢測可能的原因?
研討案例:可樂的銷售額下降(銷售)
研討案例:商標脫落的原因(生產)
研討案例:市場不振(營銷經營)
練習:原因分析工作表
第四單元 :問題解決—決策制定
1、決策制定的作用
1) 集體決策
2) 提升概率
2、決策制定的應用條件:面臨方案選擇
3、決策制定的核心工具
4、定標準的五項原則
5、您想決定什么?您的決策標準是什么?
6、確定決策流程
1) 目的
2) 標準
3) 方案
4) 風險
7、預先審視潛在的問題并予以處理
● 研討案例:辦公室選址
● 研討案例:人才選拔
● 練習:決策制定工作表
●
第五單元 :問題解決—計劃分析
1、 計劃分析的作用
1) 自我改善
2) 落實方案
2、計劃分析的應用條件:落實方案
3、計劃的核心工具
1) 問題/機會
2) 預防/應急
3) 促進/利用
4、計劃中使用的標準或關鍵步驟是什么?
5、辨別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與機會
1) 專家法
2) 魚骨圖
3) 頭腦風暴法
6、發生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7、怎樣預防(促進)問題(機會)的核心要素
● 研討案例:洛德酒廠(生產、研發)
● 研討案例:新產品發布(市場、銷售)
● 練習:計劃分析工作表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