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付華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財務稅務是企業管理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涉及資金的籌集、運用、分配及稅務籌劃與合規。通過精細的財務管理,企業能確保資金的有效流動,提升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稅務方面,則要求企業遵循國家稅收政策,合理規劃稅務結構,以減少稅負并避免稅務風險。財務稅務工作的有效執行,有助于企業實現穩健經營與可持續發展。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8-15 13:19 |
課程背景
創業板和科創板的推出,引發無數企業夢想實現走上“陽光財富”的資本大道。企業想分享上市后的陽光財富,必須先接受、達到嚴格的上市要求。因此,想上市的企業不能帶著“問題”、“硬傷”去申請IPO,不然很有可能倒在上市的途中。
本課程將為您揭示其中深層次的原因,并給您介紹其他優秀企業的最佳實踐做法,讓您在深入淺出的講解中掌握企業上市前財務改造的精髓和要點,并將這些原則、理念、方法和經驗靈活應用于企業管理實踐的各種情況中去,最終達成業績!
培訓對象
財務總監/財務經理、財務經理人及財務分析人員
課時設計:2天
課程收益
1. 用案例的方式深度分析IPO被否主因
2. 如何化解“兩套賬”
3. 實現合規的戰術和策略
4. 如何做好企業上市前的改制、重組
5. 避免因為財務原因IPO遇阻
課程大綱
第一天 如何消除影響上市的主要障礙
一、 企業走過的合規歷程:
1. 由“原始經營”到“合法經營”
2. 由“合法經營”到“合規經營”
3. 評估對企業上市的影響
二、上市合規要求
1. 法律層面:發行人“歷史清白”
2. 財務層面:發行人“財務、納稅合規”
三、 發行人股權
1、股權主體資格瑕疵
1) 股權復雜
2) 代持嫌疑
3) 管理層MBO
4) 突擊入股
5) 歷史遺漏問題
2、案例:某公司股權太復雜被否
3、 解決股權障礙的策略
四、發行人“獨立性”
1. 業務體系的獨立性
1) 同業競爭
2) 關聯交易
3) 大客戶依賴
2. 案例:律師對某公司“獨立性”進行的盡職調查報告
3. 企業資產、資金、資源的獨立性
1) 出資完整
2) 土地使用權
3) 商標權
4) 技術、專利
4. 案例:某公司“獨立性”存在的實質問題
5. 實際控制人 - 誰真正控制發行人
6. 判斷原則:實質重于性質
1) 直接控制
2) 間接控制
3) 共同控制
4) 無實際控制人
五、解決“獨立性”的策略
1. 解決同業競爭的四種策略
2. 做“加法”、“減法”解決關聯交易
3. 用“合并”解決上市主體資產
4. 資產、技術、商標歸屬的解決策略
5. 保薦人、中介機構對“獨立性的認定”
六、真正影響上市的硬傷 - 財務合規
1. 銜接“原始報表”與“申報報表”前后期報表數據
2. 調整內容的解釋和補充說明
3. 界定“調整內容”是否構成“實質性的問題”還是非實質性問題?
4. 界定無重大納稅問題
5. 案例:某公司遇到的“財務合規”上市障礙
七、解決財務合規
1. 把好兩道關
1) 用好會計準則關
ü 核算方法
ü 重點科目
ü 一致性和變更的合理性
ü 重點判斷領域:
2) 做好納稅合規關
2. 解決策略
1) 重組法
2) 剝離法
3) “始亂終棄”法
八、影響企業上市的其他硬傷
1. 內控體系
2. 關聯交易和股東占用
3. 信息披露
4. 法律糾紛
5. “負面”事件
九、歷年來IPO被否企業原因分析
第二天 上市前財務條件上有哪些內容需要更加規范、細致--符合證監會的要求
一、 整體性要求
1、 發行人資產質量良好
2、 資產負債結構合理
3、 盈利能力較強
4、 現金流量正常
二、 重點財務規范事項
1、 資金營運活動的業務流程
2、 持續盈利能力-(企業盈利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3、 資產質量
4、 現金流量
5、 重大財務風險
6、 會計基礎工作
7、 業績連續計算
8、 一些具體細節:
ü 問題1 營業收入
ü 問題2 關于銷售模式及前五大客戶
ü 問題3 關于毛利率及凈利潤
ü 問題4 關于營業成本與外協加工
ü 問題5 關于前五大供應商
ü 問題6 關于客戶與供應商重疊的情形
ü 問題7 關于銷售費用
ü 問題8 關于管理費用
ü 問題9 關于研發費用
ü 問題10 關于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ü 問題11 關于存貨
ü 問題12 關于寄售模式
ü 問題13 關于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ü 問題14 關于無形資產
ü 問題15 關于政府補助
ü 問題16 關于預收賬款
ü 問題17 關于現金流量與償債風險
ü 問題18 關于報告期股利分配情況
ü 問題19 關于稅收滯納金
三、 上市前會計報告期的界定
1、 財務報表的編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
2、 公允地反映了發行人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3、 由注冊會計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四、關聯交易規范
1、完整披露關聯方關系并按重要性原則恰當披露關聯交易
2、關聯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情形
五、報告期采用的主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
1. 收入確認原則及具體方法
1) 商品
2) 一般性服務
3) 技術服務
4) 系統集成
2. 成本確認的具體方法
1) 商品
2) 一般性服務
3) 技術服務
4) 系統集成
3. 應收賬款、壞賬
? 行業標準的篩選
4. 研發費用資本化
5. 利息費用資本化
6. 資產減值
7. 無形資產
8. 投資性資產
9. 稅務和遞延所得稅
10. 同一控制人下上市公司報表合并
11. 非經常性損益
12. 每股盈利的計算方法
13. 或有負債
六、上市前要做好公司內部控制
1. 公司的內部控制結構
2. 控制環境
3. 會計系統
4. 控制程序
5. 內部監督
七、盈利預測編制方法
八、高新技術企業核算要求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