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張見明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一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OKR共創會是一個專注于OKR(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理念與實踐的交流平臺。它匯聚了來自各行各業的管理者、創業者及OKR實踐者,旨在通過分享、探討和共創,深化對OKR的理解與應用。在共創會上,參與者可以交流OKR實施經驗,探討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案,共同提升目標管理能力,推動組織高效發展。這是一個促進知識共享、激發創新思維、助力個人與組織成長的優質社群。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11-04 11:45 |
張見明《OKR共創會》工作坊
【OKR背景】
OKR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起源于德魯克的目標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1954年,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提出了目標管理。1976年,英特爾創始人兼CEO安迪·格拉夫發明了促使員工統一目標、“上下同欲”的方法:iMBO。英特爾員工約翰·杜爾將iMBO引入谷歌并發揚光大,升級為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眾多知名硅谷公司,如linkedIn、Uber、Twitter等都已經在廣泛使用。目前中國OKR開始大面積開花結果。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都在使用OKR?OKR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它的核心精髓和底層邏輯是什么?制定OKR的方法和工具有哪些?如何利用OKR共創和激發自組織和員工潛能開發?推動企業業績快速增長?
OKR落地需要四大會議作為抓手:“共創會”、“對齊會”、“雙周會”,還有“復盤會”。
本課程聚焦OKR落地四大會議之首:OKR共創會。如何開好OKR共創會?公司層面的OKR共創會如何開?如何確保共創會的效果和質量?
【共創會收益】
通過共創會,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公司的戰略目標作為輸入,對下一階段的公司層級的重點目標達成共識,同時對部門級別的重點目標進行對齊,并對落地措施明確執行計劃。
【共創會目標】
1) 形成書面的公司層級的年度OKR 3-5個
2) 形成書面的公司層級的下一季度OKR 3-5個
3) 形成書面的部門層級的下一季度OKR 3-5個
4) 管理人員對目標的達成共識,對OKR的認知達成共識
5) 提升管理人員OKR的技能水平,培養OKR推進骨干人員
【適合對象】企業高層、中層及核心骨干員工等
【核心內容】
第一階段:問卷、電話調研
組織電話訪談、書面問卷
提前2周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的業務情況和目前面臨的發展挑戰,同時確認對OKR共創會的需求,對共創會的過程管理和輸出成果達成共識
確定共創會的流程、場地管理、物料準備、設備等內容
進行學員課前作業安排
第二階段:現場共創
一、OKR方法論導入
明確什么是OKR, OKR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OKR 的格式,正確寫法,錯誤寫法,從何而來
理清OKR核心四大價值:聚焦與承諾,溝通協同,跟蹤,挑戰不可能
OKR案例分析、動手寫自己的OKR、點評修改、迭代升級
對OKR理念達成共識:KPI與OKR的區別?
掌握OKR核心技能:如何寫出高質量的OKR?
二、分小組進行OKR共創
企業戰略導入:公司的發展方向、年度戰略目標
小組頭腦風暴:先發散、再收斂
輸出公司目標:用投票聚焦目標的數量
提交小組成果:分享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
點評、討論、迭代:改進討論后的目標
小組再次頭腦風暴:確定目標的責任人、分組討論KR
輸出目標的關鍵結果:度量法、基準法、里程碑
提交小組成果:分享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
點評、討論、迭代:改進討論后的目標
形成公司層級的OKR、明確背后的邏輯
根據公司層級的OKR和邏輯關系
分組進行部門層級OKR討論
小組輸出成果、展示
點評、討論、迭代升級
對齊協同、迭代升級
每個部門展示OKR、對齊協同
點評、展示、迭代升級
確認、達成共識
第三階段:定稿、發布
根據共創會的成果,公司再次確認、對定稿進行正式發布、實施
【研討方法】
團隊共創、小組討論、點評、分享、演示等
【時間安排】 2天,每天6小時,晚上為學員自行討論時間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