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鄧世超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一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培訓師如何快速把好書變好課》是一門專為培訓師設計的課程轉化指南。它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培訓師將優秀的書籍內容快速轉化為引人入勝、富有實效的培訓課程。本課程涵蓋書籍篩選、內容提煉、課程設計、互動環節設置等多個關鍵環節,旨在提升培訓師的內容轉化能力和課程開發效率。通過學習,培訓師將能夠更有效地將書籍知識傳遞給學員,實現知識的價值最大化。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11-07 09:49 |
拆書成課
—培訓師如何快速把好書變好課
主講:鄧世超/拆書幫三級拆書家(最高級別)
n 課程背景:
《拆書成課》通俗來講就是一門“新型的課程設計開發技術”。學完這門課程以后,你無需再為沒素材、沒內容、沒經驗,不懂經驗萃取、不懂課程開發技術而困擾。
它能讓你快速將書中的內容進行拆解、整合、重構、延伸、場景化設計,最終形成可被分享的、體系完整的課程。是書中知識與你的實踐經驗結合而成的“智識”,智慧、豐富、獨一無二。
此外,它也能幫你:
規劃授課流程;
搭建課程結構;
轉化書中內容;
創新培訓形式。
更妙的是:它能像開車這種技術一樣,被學會、掌握、復制和持續運用。
不管你想開發什么樣的課程,你都能把書中的內容和你自己的經驗與思考。
運用【拆書成課】中的“拆、書、成、課”模型,組合成你的獨創課程。
讓你從普通學習者,變成高級學習者;高級學習者,變成學習促動者。
n 課程價值
1套拆書成課方法論:讓你從普通學習者,變成高級學習者;高級學習者,變成學習促動者
4大步驟拆解:讓你快速拆書成課,現場產出你的爆款課程
13種學習活動設計,創新培訓課程,快速轉化落地
1套拆書成課獨家工具模板,讓你在閑暇時間就能批量化拆書成課
n 授課對象
企業內訓師、培訓師、中高層管理者、熱愛閱讀和分享的人
n 培訓形式
拆書技巧+引導技巧+培訓技巧
n 課程時長:
2天1晚,一天6h
n 課程模型:“拆書成課“模型
n 課程大綱
導入:讀書不如拆書,拆書不如拆書成課
1. 成人學習現狀:越學習為何越焦慮,聽了很多書和課為何依然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
2. 拆書成課,可以有效解決成人學習3大問題
3. 拆書成課,可以提升學習效能,升級學習力:
變普通學習者,為高級學習者;變高級學習者,為學習促動者
4. 拆書成課,可以快速打造品牌課程和個人影響力
5. 拆書成課4C模型
C1拆:拆解書籍
C2書:梳理內容
C3成:呈現活力
C4課:課后轉化
一、 拆解書籍:快速拆解和吸收內容(“買點菜“模型)
1. 買:找脈絡
(1) 流水線模式
案例講解:《結構思考力》書籍
(2) 駕校模式
案例講解:《刻意練習》、《高績效教練》書籍
(3) 數鴨子模式
案例講解:《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書籍
現場演練:PPT中如何動手做?
2. 點:挖重點
(1) 新概念:包括新定義+新分類
新定義舉例:《可復制的領導力》書籍
新分類舉例:《反饋管理》書籍
(2) 新作用:包括意義+原理等
新作用舉例:《結構思考力》書籍
(3) 新方法
新作用舉例:《可復制的領導力》書籍
現場演練:PPT中如何動手做?
3. 菜:添素材(9種素材增添)
圖片、金句、口訣、實驗、因果、對比/數據等
現場演練:PPT中如何動手做?
現場演練:使用“買點菜模型“制作PPT1.0、PPT2.0、PPT3.0
二、 梳理內容:快速構建課程框架和內容(“加減乘除“模型)
1. 加:增加
(1) 增加意外
(2) 增加步驟
(3) 增加好奇
2. 減:簡單點
(1) 裁剪
(2) 口訣
(3) 工具
3. 乘:聯結聽眾
(1) 可視化
(2) 案例
(3) 類比
4. 除:推倒
推倒作者的方法,重寫劇本
現場演練:使用“加減乘除“模型快速構建課程框架和內容
三、 呈現活力:快速打造充滿活力的課堂(“起承轉合“模型)
1. 起:引起興趣,激活舊知
(1) 告知意義
(2) 證明資歷
(3) 展示地圖
2. 承:承接舊知,講解新知告知意義
(1) 2W1H講解法
(2) 案例講解法
(3) 顯像提問法
3. 轉:設計活動,轉化應用
(1) 概念性知識如何轉化
l 概念分解法
l 實物感知法
l 規律總結法
l 故事聯想法
(2) 流程性知識如何轉化
l 排序辯論法
l 動作展示法
l 場景搭配法
l 繪制地圖法
l 排序粘貼法
(3) 方法性知識如何轉化
l 對比選擇法
l 共享經歷法
l 團隊共創法
l 劇場演繹法
(4) 反思性知識如何轉化
l 緣分分組法
l 多元角度法
l 看圖說話法
l 兩兩互猜法
4. 合:總結成果,收放自如
(1) 總結要點
(2) 評估學習
(3) 結業慶典
現場演練:使用“起承轉合“設計教學活動,使你的課堂生動精彩
四、 課后轉化:快速促進課后轉化(“復訓進攻“模型)
1. 復:復盤環節
2. 訓:訓后考核
3. 進:訓后跟進
4. 攻:轉化工具
現場演練:使用“復訓進攻“設計課后轉化活動,使得課程有效落地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