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蔣滿霖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課程結合2024年7月21日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解讀區域經濟發展和主要區域的產業發展優勢和潛力,剖析新基建(城市更新)、三新經濟、新型城鎮化建設給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幫助學員正確判斷區域經濟分化和區域市場分化的現實,抓住新基建(城市更新)、三經濟、新型城鎮化建設給企業帶來的機遇,進而幫助企業洞察商機,實現企業價值。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11-14 13:48 |
解讀區域產業經濟,洞察企業商機
課程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部署“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時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從東部騰飛、西部開發、到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區域協調發展將為經濟增長帶來哪些新的增量?企業怎樣判斷和把握商機?怎樣實現商業價值?
課程結合2024年7月21日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解讀區域經濟發展和主要區域的產業發展優勢和潛力,剖析新基建(城市更新)、三新經濟、新型城鎮化建設給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幫助學員正確判斷區域經濟分化和區域市場分化的現實,抓住新基建(城市更新)、三經濟、新型城鎮化建設給企業帶來的機遇,進而幫助企業洞察商機,實現企業價值。
課程收益:
● 明確4大板塊產業定位,4大城市群產業優勢,把握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助力企業找準發展方向
● 認識新基建、三新經濟,發現城市更新的商機,探尋平臺經濟的發展機遇
● 解讀新型城鎮化建設政策,了解城鎮化帶來人口變化,抓住發展機遇,合理規劃戰略
● 掌握企業創新方法,實現商機到企業價值的轉化
● 掌握洞察商機的4大維度,精準挖掘區域產業商機
● 學習借鑒優秀企業經驗,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老板、中高層管理者、各級政府管理者
教學模式:理論講解+案例分析+課堂練習+實戰演練+小組研討+互動答疑+情景模式
課程大綱
第一講:我國的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優勢
導入:我國經濟整體板塊分布情況,如何通過“19+2城市群”為戰略支點,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
一、四大主要城市群
1. 粵港澳建設大灣區產業經濟發展優勢分析
1)貨物、服務、人員、資金、數據以及科創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持續突破
2)灣區內相關規則銜接的有效路徑和多元模式形成
3,大灣區對標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規則、標準顯著增加
2. 長三角產業經濟發展優勢分析
1)長三角一體化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持續加熱
2)長三角的綜合實力和全球競爭力增強
3)企業將面臨諸多新的商業機會
3. 京津冀產業經濟發展優勢分析
1)《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六大重點任務
2)雄安新區優化營商環境
4. 成渝雙城經濟圈產業經濟發展優勢分析
1)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
2)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3)大中小城市和縣城發展
4)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
案例1:全國首家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山東怎么了
案例2:彎道超車: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
案例3:未雨綢繆: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案例4:世紀運河:廣西的平陸運河
二、四大板塊的區域產業發展定位
1.東部地區:主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2.中部地區:主導工業、農業和旅游服務業,建設全國經濟腹地
3.西部地區:主導特色農業、旅游服務業,打造綠色生態發展示范區
4.東北地區:主導現代化農業、文旅產業,同時積極推動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
第二講:看新基建到城市更新的產業發展
一、全新認識新基建
1. 狹義“新基建”
1)信息基礎設施
2)融合基礎設施
3)創新基礎設施
2. 廣義“新基建”
1)新增的基建:原有鐵公基(機)、“七通一平”的新增部分
2)新基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投資
——著眼未來的產業布局,為城市打造智能革命時代的基礎設施
3)民生基建:養老、教育、醫療等公共領域建設
二、任澤平:未來的新基建的三大領域
1. 科技領域: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代表
2. 民生領域:教育醫療為代表
3. 制度領域:營商環境,服務業開放,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等
——城市更新“再度刷新” 新型城鎮化提升質量。城市更新領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中。
第三講:看三新經濟的產業發展
一、認識三新經濟
1. “三新”經濟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
2. “三新”經濟增加值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從事“三新”經濟生產活動創造的增加值。
二、三新經濟的商機——平臺經濟
案例:成都市6大新經濟產業相關行業
1. 數字經濟產業
2. 智能經濟產業
3. 綠色經濟產業
4. 創意經濟產業
5. 流量經濟產業
6. 共享經濟產業
第四講: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機遇
政策解讀:2024年8月1日,國務院《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呈現無窮的商機。
1. 新型城鎮化未來出現“新”高度
2. 人口城鎮化帶來新發展機遇
3. 落戶限制放開放寬
1)人口的遷移,帶來居住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住房供需矛盾突出,進而推高城市房價
2)人口的流動趨勢,成為制定發展戰略、謀劃城市布局、規劃拿地規模、確定產品定位的重要風向標。
——對基建和房地產是持續性機遇
4. 城鎮化與城市群:全面鋪開與多點開花
政策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剛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的商機,
案例:吐魯番的一個新能源小區
第五講:企業洞察商機的途徑和創新
一、企業洞察區域產業商機的4大維度
1. 摸清區域經濟現狀: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財稅收入、貿易額等
2. 洞察區域產業實況:了解區域產業架構、布局、競爭力、優劣勢及完整度
3. 監測區域產業情報;政策環境、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競爭情況、招商動態等
4. 預警區域產業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金融危機、供應鏈中斷等
案例:方法運用,怎樣挖掘和識別商機。
二、企業創新:企業商機轉化為企業價值
1. 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作為
2. 要做到:安心、靜心、信心
3. 精準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4. 再審視、再謀劃、再提升
5. 深耕細作、比拼內功
6 .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提升資本管理精細化水平
7. 培養自身的卓越運營能力,以管理風險和不確定性
8. 打造敏捷靈活的業務版圖
9. 主動應對SEG的挑戰
10. 積蓄實力,應對困難;夯實實力,轉型升級
案例1:云南白藥,有所為,有所不為,深耕大健康產業。
案例2: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談轉型:“識變、應變、求變”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