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盧海波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合作方是研發團隊,產品經理與研發團隊的互動交流手段就是需求評審與研發。需求的質量決定了產品經理與研發團隊的合作質量,溝通需求的成本是產品經理和研發團隊最主要的溝通成本,在當前的現實中,一方面為產品經理制作需求、視圖降低需求溝通成本的工具越來越多,從傳統的AXURE到AI條件下的各種文生圖、文生視頻等,另一方面,產品經理和研發團隊溝通不順暢、就需求評審發生矛盾,將業務上的不同看法升級為信任問題、觸發高昂管理投入的場景屢見不鮮,在雙方溝通中常見的問題有: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11-22 11:26 |
《產品經理策劃能力升級:用預研需求殺死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浪費》
主講:盧海波老師
【課程背景】
在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合作方是研發團隊,產品經理與研發團隊的互動交流手段就是需求評審與研發。需求的質量決定了產品經理與研發團隊的合作質量,溝通需求的成本是產品經理和研發團隊最主要的溝通成本,在當前的現實中,一方面為產品經理制作需求、視圖降低需求溝通成本的工具越來越多,從傳統的AXURE到AI條件下的各種文生圖、文生視頻等,另一方面,產品經理和研發團隊溝通不順暢、就需求評審發生矛盾,將業務上的不同看法升級為信任問題、觸發高昂管理投入的場景屢見不鮮,在雙方溝通中常見的問題有:
1、 產品原型、基本邏輯沒有闡述清楚、被研發人員挑戰;
2、 待評審需求反饋出的產品方向、路徑、策略、商業化收益等均存在問題,被研發人員挑戰;
3、 產品原型制作得很漂亮,實現了高度可視化,但技術可行性并沒有得到論證;
4、 MRD不體現風險成本、也不論證關鍵邏輯,滿篇都是“意必固我”“一定勝利”,強行為需求護航;
5、 需求評審會開成批斗會、翻歷史舊賬會、產品研發團隊互撕會等;
本課程針對以上各種狀況,運用在實踐中多次反復驗證有效的“兩個需求”法,嘗試解決上述問題。
【課程收益】
1、 刷新概念,引入“預研需求”概念,對比“預研需求”與傳統的MRD,令學員體會“預研需求”的好處;
2、 理解掌握和運用制作“預研需求”的基本方法和常見模型;
3、 理解掌握和運用從“預研需求”到“施工需求”的基本方法和整體框架;
4、 幫助產品經理建立從好場景到好需求、好評審會、與研發團隊優質高效溝通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課程特色】
1、 實戰案例切入:課程將圍繞多個真實案例展開主線,盡管基于商業保密的原則對案例中的敏感信息進行了脫敏處理,但仍以最大努力保留了原始案例中各方的情緒、立場、動作和結果,確保最大限度還原當時的現場并帶入學員進行思考和實踐、令學員深刻體驗“舊時間管理模式”與“新時間管理模式”的重大反差
2、 高頻互動練習:將采用較密集的課堂互動練習,在每個知識點后都有對應的練習,練習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提問、小組討論、小組作業、案例分析、課堂展示、現場作業與講評,練習的重頭是“現場作業與講評”。
3、 課后作業點評:學員在聽課后2周內,可自愿提交1份對客戶需求挖掘的作業(需由學員自行進行商業信息脫敏),由老師進行講評,老師以書面方式返回講評結果;
【課程對象】
1、正在進行智慧化、信息化建設的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初級、中級產品經理、產品管理團隊成員;
2、傳統軟件企業的產品經理與產品管理團隊成員;
【課程時間】
1天(6個小時)
【課程大綱】
一、產品經理與研發團隊在需求評審中主要面臨4大成本考驗:
1、 需求評審會若無充分事前準備和嚴格程序設計,時間成本消耗驚人;
1-1、 討論:約一個產品需求評審會的主要時間成本有哪些?
l 約一個評審會、把人約齊要多久?
l 開評審會要開幾輪?
l 開完評審會的動作是哪些?
2、 如沒有工具化的邏輯推演工具,需求評審會很難達成共識,溝通成本高昂;
2-1、討論:需求評審會的開法:
l 是不是一個結構化的會議?
l 一般的評審會怎么開?
l 評審會是否高效、清晰溝通?
l 會議能否促進產品和研發團隊達成共識?
l 如果想解決問題,要做什么動作?
3、 同時,失敗的需求評審會帶來慣性,在產品和研發團隊之間形成新的信任成本;
3-1、討論:產品團隊和研發團隊、其他團隊的信任危機如何產生?
l 信任危機如何產生?
l 信任危機怎么破?
l 從源頭杜絕信任危機的方法與工具;
? 案例:對“位置共享”功能評審會導致的組織結構調整;
4、 最終上述成本都會轉化為產品和業務的商業成本;
4-1、討論:
l 亞馬遜的評審會開法;
l 若客戶在現場聽評審會,聽完是否付費采購?
l 換位思考:若想讓客戶付費采購,評審會如何開?
5、 總結:
5-1、 產品和研發就需求評審會還會發生什么狀況?
5-2、 大家共同期待發生的事情是什么?
5-3、 為何大家期待之事很難出現?
5-4、 大家都厭惡的事情是什么?
5-5、 為什么大家厭惡之事總會發生?
5-6、 若想改進這個過程:
l 怎么辦?
l 誰掌握主動?
l 傳統的產品MRD為什么很難發揮作用?
二、產品經理可以嘗試通過“5大路標法”,將預研需求結合施工需求來解決問題
1-1、 預研需求:論證產品的5個大的核心路標是否成立、成立再投入研發;
1-1-1、 產品因果路標:論證甲方真實需求、論證擬開發功能與甲方真實需求之間的因果關系;
1-1-2、 產品商業化路標:論證產品商業化收益可實現性;
1-1-3、 產品延展性路標:論證能否為后續功能開發形成鋪墊;
1-1-4、 產品競爭性路標:論證功能是否拉高競品跟進的門檻、有效夯實競爭壁壘;
1-1-5、 產品技術路標:向研發團隊提出技術路標建議;
1-2- 論證結束后形成預研需求結論:明確是否投入開發;
三、5大路標法的動作與工具:
3-1、使用倒推法論證產品因果路標:
3-1-1、倒推法的第1個動作:設想最理想的局面、找到全局最優解;
3-1-2、討論:什么是“最理想的局面”?
3-1-3、討論:尋找“最理想的局面”從何處著手破局?
3-2、倒推法的第2個動作:拆解甲方需求到模塊;
3-2-1、討論: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邊界是什么?如何界定?
3-3、倒推法的第3個動作:圍繞最理想局面、設計全局性關鍵假設;
3-4、倒推法的第4個動作:驗證關鍵假設的邏輯是否成立;
3-4-1、討論:如何驗證“關鍵假設”正確與否?
3-5、 倒推法的第5個動作:驗證甲方關鍵人的利益動機、個性特征;
3-5-1、案例:鑒定甲方關鍵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性格特征對利益訴求的影響。
3-6、 倒推法的第6個動作:驗證己方團隊的能力能否滿足關鍵假設;
3-6-1、工具:4+4表格與方法
3-7、總結:倒推法的內核
3-7-1、帶入場景:首先切分場景中的要素
3-7-2剖析要素:其次切分出要素的評價指標
3-7-3、挖掘條件:挖掘影響要素表現的制約條件
3-7-4、構建關聯:在制約條件之間尋找存在因果關系的關鍵邏輯
3-7-5、 利益動機:挖掘甲方關鍵人的核心利益訴求
3-2、使用公開信息法判斷產品商業化路標可實現性:
3-2-1、檢索甲方既往采購記錄鎖定甲方預算、購買力、價格承受力;
討論與練習1
3-2-2、使用對標法,模擬與市場內同類競品的價格攻防,得到工具;
3-2-3、使用“包通用新功能法”拉高競品跟進成本、提高壁壘鎖住長期利潤;
討論與練習2:包通用新功能法的好處;
3-2-4、使用銷售工具倒推法,校驗銷售人員理解難度;
討論與練習3:銷售工具倒推法的動作;
3-2-5、使用冷啟動法,校驗新功能銷售市場接受度;
討論與練習4:冷啟動法的注意事項;
3-3、使用逆寫法判斷產品延展性路標可實現性:
3-3-1、描述當前版本的后續2個版本;
3-3-2、分析后續2個版本與當前版本的關聯度;
3-3-3、判斷當前版本是否能為后續版本創造條件;
3-4、采用競品代入法判斷產品競爭性路標的可實現性:
3-4-1、我方的需求是否增加了競品成本?
3-4-2、我方的需求是否拉開了產品關鍵參數上與競品的差距?
3-4-3、我方的需求是否降低了我方銷售人員的難度?
3-4-4、我方的需求是否增強了客戶與相關利益人的溝通?
討論與練習:論證競爭性路標最重要的動作是什么?
3-5、產品技術路標:
3-5-1、 就產品的技術實現度向研發人員做說明,給出建議研發團隊重點關注的技術關口。
3-6、綜合驗證:必須在上述路標間進行交叉驗證:
3-6-1、 若產品因果路標暢通、商業化路路標存疑,則需求存疑、暫緩研發;
3-6-2、 若產品競爭性路標暢通、但可延展性不足,則需求存疑、暫緩研發;
3-6-3、若產品因果路標不暢通,則后續不需要進行論證;
3-7、 預研需求制作完畢后的動作:
3-6-1、提取核心結論,尋求各方共識;
l 討論:各方最關注的點是什么?為什么?
3-6-3、 需求評審會之前應有充分的信息同步與告知;
l 討論:有沒有不需要告知的信息?負面信息說不說?
3-6-3、 需求評審會上,只討論存疑問題、難點問題;
l 小組作業:如何收口?如何避免討論會上的需求蔓延:
3-6-4、 需求評審會之前的每一個疑點,都應同步給所有利益相關人,形成需求對稱;
l 討論:吃信息、人為營造信息差,有什么好處?有什么弊端?
3-6-5、 需求評審會之后?
l 討論:需求評審會之后的動作是什么?
四、 案例:一款SAAS產品的業務飛輪旋轉之路
五、 預研需求之后、施工需求的制作方法:
5-1、 施工需求必承接預研需求;
5-2、施工需求是對預研需求的詳細拆解;
l 定義好詞表;
l 定義好模塊;
l 定義好要素;
l 定義好要素之間的關鍵邏輯;
l 要有視覺草稿;
5-3、討論與總結:從預研需求到施工需求功能的注意事項;
六、全場總結,彩蛋附送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