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曹喬喬 | ![]() |
課時安排: | 1-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課程突破了很多傳統招聘課程只講理論思想、缺乏業務視角、缺少工具方法的瓶頸,還原現實企業招聘過程中一個個實際發生的案例。解決學員在企業招聘過程中面臨的諸多難題與問題,使學員能學會:如何不用招聘解決“缺人”問題,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招募更優秀、匹配的員工,從招聘端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12-18 14:44 |
《科學招聘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科學招聘五步法
主講:曹喬喬老師
【課程背景】
近代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曾說:“治國經邦,人才為急。”這句話在企業經營中同樣適用:相對于知名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往往沒名氣、風險高、福利又一般,但又亟需最優質的人才,把業務一點點做出來。而一旦招錯人對中小企業來說,不光浪費了成本,更可怕的是可能拖延業務的進展,影響原有團隊。所以,招聘是每個中小企業必須攻克的難題,也是本課程的內容所在。
課程突破了很多傳統招聘課程只講理論思想、缺乏業務視角、缺少工具方法的瓶頸,還原現實企業招聘過程中一個個實際發生的案例。解決學員在企業招聘過程中面臨的諸多難題與問題,使學員能學會:如何不用招聘解決“缺人”問題,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招募更優秀、匹配的員工,從招聘端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課程收益】
? 了解中小企業招聘的隱性成本和卡點
? 從業務視角理解招聘的本質和基本邏輯
? 掌握編寫一份有吸引力的崗位JD
? 掌握構建評估篩選模型的方法與工具
? 利用招聘技巧彌補小公司沒名氣待遇差的短板
【課程對象】企業創始人、合伙人、高管、部門負責人、HR等管理團隊集體學習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企業招聘的本質是解決什么問題?
1、企業的招聘現狀
? 中小企業招聘的痛點
? 企業招聘的隱性成本
? 企業招聘的卡點
討論:企業目前招聘的卡點在哪里?
2、從業務視角理解招聘
? 業務的基本邏輯
? 企業招聘的本質
3、科學招聘的基本邏輯
? 破除招聘迷信
? 科學招聘五步法
二、第一步:做判斷——是否需要招聘?
1、理目標: 缺人到底缺什么?
? 補認知
? 補執行
2、做判斷: 要不要招人?
? 替代招聘的“6+1”方案
某公司“非招聘”解決問題的實踐
3、是否招聘的7個問題
某創業團隊的案例
實操練習:企業現有在招崗位,哪些可以不招或替代解決?
三、第二步:寫JD——如何寫一份好的崗位描述?
1、什么是崗位JD?
? 常見崗位JD及問題分析
2、什么是一份好的JD?
? 合格線:描述清楚
如何描述職責
如何描述要求
? 優秀線:要有亮點
30個提升吸引力的詞匯
不同崗位的吸引點
四、第三步:找線索——如何找到更多候選人簡歷?
1、基本思路:人在哪里,就去哪找
? 有相同、相似崗位的找法
? 無相同、相似崗位的找法
2、具體執行: 搭建完善的招聘渠道
? 搭建渠道的原則
? 主要招聘渠道分類
好用的招聘渠道清單
? 不同渠道的利弊分析
3、常見崗位和匹配的渠道
利用招聘技巧彌補小公司沒名氣待遇差的短板
五、第四步:做評估——如何面試篩選候選人?
1、面試前:篩選有模型
? 常見典型錯誤
? 構建你的模型
實戰:案例應用學習
2、面試中:結構化面試
? P/L型面試官
? 理解面試實質
工具: 行為面試法、STAR原則、問題清單
3、面試后: 團隊對齊信息
? 團隊協作問題
? 面試對齊信息
應用: 常見3個考察難點
六、第五步:做運營——如何做好招聘運營管理閉環?
1、建立招聘運營體系
? 項目運營(招聘相關方)
? 用戶運營(候選人+用人方)
? 產品運營(崗位)
? 渠道運營(招聘渠道)
? 數據運營(招聘數據)
? 項目復盤
2、建立招聘運營團隊
? 招聘運營團隊的組建與管理
? 培養招聘團隊的運營思維與能力
? 招聘團隊績效評估與激勵機制
七、課程總結和回顧
1、課程內容回顧
2、學員提問和答疑
3、課程總結和展望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