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領域:戰略運營、集團管控與公司治理
擅長行業:電力能源、家居建材、機械制造、汽車業
老師簡介:
清華大學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自動化系系統集成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政府津貼,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先進制造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企業信息系統委員會委員,中國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工業自動化分會副主任,擔任國際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國際企業信息系統、國際數字化企業技術、國際先進信息工程、信息與控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航空制造技術等10個國際和國內雜志編委。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863、國際合作與企業應用項目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11部,發表學術論文350余篇。
1990年7月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現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現代服務技術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網絡化制造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政府津貼。
現任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制造車間控制技術委員會委員
(TC5.1),制造管理與控制建模委員會委員(TC5.2),全國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工業與信息化部高技術造船先進制造技術專家組專家,家電業智能制造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智能制造百人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兼職博導、巴黎九大兼職教授、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國際CIM雜志》編委、《計算機學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信息與控制》、
《航空制造技術》、《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編委、歷任國家863計劃現代集成制造系統技術主題專家組專家、863計劃關鍵技術專業專家組專家、863計劃車間管理專題專家組專家。
負責完成1項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中歐合作項目、10余項國家863高技術研究項目。已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SCI論文48篇,EI論文300余篇,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出版《i時代的信息化戰略管理方法》、《企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
《網絡化制造系統及其應用實踐》、《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法與實踐》、
《集成化企業建模方法與系統》、《工作流管理技術基礎》學術專著十二部。
獲國家863計劃先進個人稱號,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排名第1),中國自動化學會CAA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入選2014、2015、2016、2017,2018,2019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
教育背景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系飛行器控制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控制理論與應用學習,獲碩士學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控制理論與應用學習,獲博士學位
工作履歷
1990年8月-至今,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工作
1993年9月-1995年7月 柏林工業大學生產系統與制造技術研究所學習,獲博士后學位
1992年12月-1998年11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擔任副研究員
1993年9月-1995年7月 柏林工業大學生產系統與制造技術研究所擔任客座科學家
1998年12月-現在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教授
1999年4月-2006年9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統集成研究所擔任副所長
2003年1月-至今 自動化系網絡化制造實驗室主任
2006年10月-2019年12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統集成研究所擔任所長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北京聯信永益科技各方有限公司企業集成信息系統, 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5月—現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長聘教授
2016年7月-2019年6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云投集團(云南云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集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10月-至今 智能服務系統 團隊負責人
學術兼職
《國際CIM雜志》編委、《計算機學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信息與控制》、《航空制造技術》、《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編委,上海交通大學兼職博導、巴黎九大兼職教授、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社會兼職
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制造車間控制技術委員會委員(TC5.1), 制造管理與控制建模委員會委員(TC5.2),全國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工業與信息化部高技術造船先進制造技術專家組專家,家電業智能制造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智能制造百人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研究領域
企業信息化戰略管理、現代服務科學與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智能制造與工業4.0、業務流程建模與優化、大數據與智能服務平臺
研究概況
[1]FMS可靠性建模與分析的Petri網方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
[2] 海爾CIMS工程一期 1998年6月~1999年10月
[3]制造業CIMS應用集成平臺,863計劃重點項目, 該項目榮獲高校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97年6月至2000年1月
[4] 面向企業CIMS實施的企業建模與分析系統, 863計劃重點項目, 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
[5]支持企業經營過程重組的工作流建模、仿真與執行系統, 863, 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
[6]企業建模與敏捷供應鏈管理系統, 985, 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
[7]面向中小企業整體解決方案的集成平臺原型系統,863重點, 2001年10月~2004年3月
[8]面向企業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建模與診斷系統 ,863重點,2001年10月~2004年6月
[9]基于開放網絡的交互式工程門戶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歐洲聯盟和中國國家科技部共同支持的重大合作項目 2001年9月-2004年9月
[10]航空工業現代集成制造系統 863計劃重點項目, 2001年10月-2004年12月
[11]支持時間建模與分析的工作流管理系統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3年1月~2005年12月
[12]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模型向Petri網模型的轉換研究,IBM,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
[13]基于SML的協同產品設計、制造與測量集成系統ProNet,中德合作, 2005年7月~2006年7月
面向服務的業務過程建模及優化, IBM, 2006年1月~2006年12月
[14]基于SOA的協同管理系統,863,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
[15] 新型計算架構下工作流模型合成、分割與性能評價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7年1月~2009年12月
[16] Software for Ambient Semantic Interoperable Services(STASIS)--歐盟第六框架計劃, 2006年09月~2009年9月
[17]面向中小企業的跨領域/文化的協同平臺開發(importNET)--歐盟第六框架計劃, 2006年7月~2009年12月
[18] Intelligent modular open source Platform for intercultural and cross-domain SME Networks , 歐盟第六框架計劃, 2006年7月1日~2010年9月30日
[19]巨型重載操作裝備的基礎科學問題--子課題:巨型重載操作裝備的性能仿真與優化,973, 2006年10月~2011年10月
[20] Net-Challenge - Innovative networks of SMEs for complex products manufacturing, 歐盟第七框架計劃, 2009年6月~2011年11月
[21]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寶潔,2009年10月-2011年4月
[22]國家重大項目協同監管信息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重大應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23] 煤礦信息安全系統架構及流程管理系統,企業項目, 2011年7月31日~2012年7月31日
[24]面向服務的軟件理論、方法及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5] 企業智能化業務集成與協同制造支撐平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年1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26] 云服務環境下服務選擇與組合優化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27] 中國人壽大數據發展戰略與典型應用研究,2014年10月-2016年5月
[28]基于深度學習和鏈路預測的服務組合與推薦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29] 船舶智能制造技術集成應用研究—造船大數據,重大專項,2017年1月-2020年12月
[30]服務互聯網體系結構與價值鏈協同理論,重點研發計劃, 2019年6月-2022年5月
[31]基于ETC大數據的客車停車服務和貨車路徑規劃算法研究與原型系統開發,企業,2020年1月-至今
獎勵與榮譽
2001年 獲得科學技術部頒發的 863計劃先進個人
2001年 獲得高校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頒發的 高校科技進步獎二等
2002年 獲得國務院頒發的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政府津貼
2011年獲得高校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頒發的 高校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16年獲得 CAA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一等
學術成果
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
[1]肖田元,范玉順,面向負荷的生產控制,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范玉順,曹軍威,復雜系統的面向對象建模、分析與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3]吳澄, 范玉順, 肖德云,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Handbook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3rd Edition,John Wiley & Sons,2001
[4]范玉順,王剛,高展,企業建模理論與方法學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5]范玉順,羅海濱,林慧蘋,趙虹,工作流管理技術基礎-實現企業業務過程重組、過程管理與業務過程自動化的核心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6]范玉順,曹軍威,多代理系統理論、方法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Springer,2002
[7]范玉順,黃雙喜,趙大哲. 企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8] 范玉順,李建強. 企業集成與集成平臺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8月
[9] 范玉順,劉飛,祁國寧. 網絡化制造系統及其應用實踐. 北京:機械工程出版社,2003年10月
[10] 范玉順. 集成化企業建模方法與系統.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7年2月
[11] 范玉順,胡耀光,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方法與實踐.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年12月
[12] 范玉順,信息化管理戰略與方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13] 范玉順,i時代信息化戰略管理方法.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
開設課程
CIMS技術概論, 本科生
企業信息化概論,本科生
企業建模理論與方法,研究
《工業4.0及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車間管理與控制技術》、《系統集成與集成平臺技術》 、《企業建模方法與優化分析技術》 研修班
已培養畢業博士后/博士生/碩士生80余人,已有多人在國內國外(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天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巴黎高商-Hec、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著名高校擔任教授、副教授,在知名的企業擔任重要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