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維龍老師 職場效能提升教練
AACTP國際注冊培訓師
云南大學“創新創業導師”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認證創新引導師
全國培訓師推優大賽全國總決賽“最佳課程呈現獎”得主
曾任:伊利實業集團(中國500強) | 北京大區銷售主管
曾任:云南九機科技有限公司 | 教研部負責人
思維雙證講師:左圓右方·創新思維?認證講師、東尼博贊思維導圖認證講師
擅長領域:問題分析解決、高效溝通、公眾演講、結構化思維、創新思維、思維導圖等
實戰經驗:
祖老師多年專注于職場效能提升訓練,擅長將思維技術融入到企業人才培養、職場技能提升當中:
01-曾任職于伊利|北京大區銷售主管
曾為提升區域銷售,帶領團隊成員開展市場調研,與供應商打造新陳列位、制定新促銷政策,同時優化服務營銷流程,減少成交中的障礙點,實現區域商超銷售提升25%,斬獲伊利集團“最佳新人獎”。
曾運用結構化思維中自上而下的框架,梳理產品包裝流程,發現產品包裝流程存在重復性工作問題,立即制定產品包裝優化方案并執行落地,實現倉儲部門的降本增效,節省包裝成本3萬/月,獲得相關部門嘉獎。
從全局思維出發,為新員工制定360°職場能力提升計劃并執行,幫助新員工快速適應職場,實現新人入職1月內可獨立負責商超對接;
02-曾任職于云南九機科技|教研負責人
曾通過不定期駐點跟訪,員工訪談等方式深入九機科技業務部門,剖析業務流程中存在的漏洞問題、優化一線業務部門客戶接待流程,助力解決內部溝通障礙,促進團隊協作。
主導九機科技“入模子計劃”,通過訪談(受訓對象上級-受訓對象-受訓對象下級)梳理初中級管理崗位核心素質及技能,新建人才儲備池(沿用至今),并協同開發管理效能、服務營銷、客戶接待等領域技能提升課程,為企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奠定基礎
針對九機科技員工工作效能提升中的問題,精粹公司優秀案例,撰寫案例庫留存企業經驗,以及研發高適配的企業課程,課程學員評分平均達4.99(5分滿分)。
以“分析需求-明確目標-計劃培訓-實施培訓-評估培訓”為主導,建立云南九機培訓體系,實現培訓從0到月均20+場的提升,賦能企業員工,促進業務發展,曾為九機科技開展《新員工培訓-職場四力模型》《溝通華爾茲-讓職場溝通高效輕松》等課程70+期
主講課程:
《問題分析與解決5步法》
《結構化思維與表達》
《思維導圖在職場中的運用》
《創新工坊——大的突破從小的創新開始》
《公眾演講——表達力也是生產力》
《溝通華爾茲——讓職場溝通高效輕松》
授課風格:
科學有效:基于扎實的業務經驗,能讓課程內容更加落地,真正做到培訓助力業務發展
寓教于樂:課程內容設計深入淺出,善于結合學員的行業、崗位和學習需求,個性化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真正實現學得懂、學得會、學后用的培訓效果
引導思考:利用教練技術讓學員獲取知識的同時進行發散思考,做到培訓促進業績改善
高效互動:堅持“以學員為中心”,通過引導技術,使學員帶著疑問來,拿著解決方案走
啟發行動:踐行“做到才是學到”在課堂中深度演練,讓學員邁出行動和改變的第一步
部分曾服務客戶:
金融: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橙信財富、前海金融、金證股份……
基建:南方電網文山分公司、南方電網曲靖分公司、曲靖超高壓電力公司、中航國際、中航地產、鹽田港、中建國際……
制造/電子:富士康集團、柔宇科技、TCL、華為財管部、云南北方奧雷德光電科技、康舒電子有限公司……
其他:中國移動江蘇分公司、中國鐵投、中國煙草涼山州分公司、順豐集團、華潤置地、佳兆業、民治街道辦、仙湖植物園、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
部分客戶評價:
老師講的內容很接地氣,而且輔導過程中能引導我們不斷思考優化,而且課堂的互動都很吸引人,把一些晦澀的概念講得有趣而且容易理解,這期青年干部班的同學都覺收獲特別大,休息時間都在討論課程內容。
——中車鐵投人力 李經理
我們今年的新員工培訓希望有一些不一樣的課程,老師的《職場表達工作坊》就跟傳統課程不太一樣,把大部分時間給到學員練習,現場熱火朝天,而且老師能關聯一些年輕人喜歡的話題做討論,激發了很多同學的積極參與,課間還耐心解答同學們的疑惑。
——中國移動人力 張經理
老師課程中講到的關于表達的一些點讓我很受啟發,其實自己之前也有學習過這類內容,不過在課堂上才算真的理解打通了。練習中給的點評特別中肯,一下就悟到了的感覺。老師的感染力還很強,一直聽得很開心。
——中國煙草學員 趙經理
這是我們最近組織培訓當中課堂參與度最高的課程,知識點非常新穎,設置的練習和討論都能把人帶入其中。面對這么多不同層級的學員也能很好把大家的關注點聚合起來,大家都很投入。
——奧雷德總經理 張總
創新思維訓練——大的突破從小的創新開始
課程背景:
“創新”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市場環境變化加劇,產品更新迭代加快。這就要求企業要更快響應變化以更好地適應市場。創新是尋求更多的機會,但同時創新背后也藏著很多風險,比如成本的把控、市場的接受度、內部組織的變革等等,這也導致很多企業不敢貿然踏上新的道路。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風險相對較低,又可以讓我們工作有所改善的創新方式——微創新,即:基于目前的現狀,通過逐步調整持續創新的方式,幫助企業不斷提升。
此門課程以“微創新”為主導,以“人人皆可創新,事事皆可完善”為理念,以“創新思維”為支撐,以“創新視角”及“創新方法”為指導,以產品改良、服務提升、流程優化等場景為落腳點,不斷創新持續精進,從而為員工賦能,為企業增效。
課程收益:
● 樹立員工創新意識,引導員工在工作中嘗試創新,取得更好成果
● 掌握系統的創新方法和工具,幫助企業增收益、降成本、提效能、減內耗
● 能運用“創新遴選表”梳理目前工作,找出需要創新的產品/服務/流程
● 能運用“創新審視表”鎖定產品/服務/流程中需要提升的創新點
● 能運用“創新六法”改進產品/服務/流程
● 能運用“創新計劃書”檢驗創新成果并輸出整體創新方案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全員
課程方式:講授+案例分析+視頻+小組研討+現場實操
課程模型:創新“生產線”
核心工具及活動:
■ 工具表單:創新對象遴選表
■ 工具表單:創新審視表、創新審視輔助提示表
■ 工具表單:關鍵點創新突破記錄表
■ 工具表單:創新計劃書
■ 可視化分析工具:思維導圖
■ 交流啟發活動:世界咖啡
■ 擴大集體智慧活動:頭腦風暴
課程大綱
導入:準備好創新了嗎?
一、創新的來源
案例:視頻《樂高的發展》
1. 外界的推動
2. 內在的追求
3. 內外的契合
二、什么時候需要創新?
1. 客戶有新的需求時
2. 有更多競爭者時
3. 看到新的方向時
三、盲目創新的風險
案例:GUCCI的餐廳、格力的手機
1. 難有收益
2. 擾亂定位
3. 增加內耗
四、微創新的理念
案例:蘋果走的那些路
1. 全面梳理
2. 找突破口
3. 層層遞進
第一講:創新思維——開展創新的基礎
試一試:連點成線
一、思維訓練的重要性
1. 避免全靠靈感
2. 快速找到思考方向
3. 啟動思維引擎
二、沖破固化思維的3個要點
輕松一刻:盲人買剪刀
案例:超輕型假肢的問世
1. 放棄從眾
2. 打破規則
3. 敢于犯錯
練習:找出常規物品的非常規功能
三、3類創新思維
1. 多用聯想思維
互動:關鍵詞聯想,看誰想的多
案例:魔鬼粘的問世
1)2種常見方式
a鏈狀聯想 b星狀聯想
2)2個常見落腳點
a功能聯想 b原理聯想
練習:功能聯想
2. 善用本質思維
案例:測量異性杯的體積/雇傭盲人的包裝公司
1)表象描述 2)規律總結 3)帶入驗證
練習:找相同
3. 巧用逆向思維
案例:總統競選的肖像照/福特的生產線
1)對象顛倒 2)程序顛倒 3)假設思考
練習:找出可轉換的方案
第二講:精準篩選需創新優化的對象(產品/服務/流程)
一、有對標的對象
案例:海底撈你學不來
1. 能對比
2. 能提取
3. 能遷移
二、有缺陷的對象
案例:便利貼的由來
1. 有痛點
2. 有支撐
二、有升級的對象
案例:Uber
1. 不評判
2. 不刻意
三、有收益的對象
案例:合手的塑料手套
1. 能增收
2. 能穩定
3. 能執行
練習:羅列業務相關產品/服務/流程,并進行篩選
工具表單:創新對象遴選表
第三講:科學拆解創新對象(產品/服務/流程)
一、拆解的必要性
1. 易于分析
2. 易于聚焦
3. 易于突破
二、拆解的2種方式
案例:酸奶從草原到客戶
1. 按結構拆解產品
1)從整體到部分
2)從前到后
3)從上到下
2. 按步驟拆解服務
工具導入:思維導圖
練習:拆解上一步的產品/服務/流程
第四講:不同視角觀察創新對象(產品/服務/流程)
一、事物視角
案例:不保溫的保溫杯
1. 獲取信息-是什么?
2. 探究奧秘-為什么?
3. 尋找缺陷-缺什么?
4. 挖掘價值-(還能)做什么?
二、人員視角
案例:喬吉拉德賣汽車
1. 使用者視角
2. 上下游(級)視角
3. 圈外人(小孩兒)視角
練習:將上一步拆解的產品/服務做視角審視
工具表單:創新審視表
工具表單:創新審視輔助提示表
活動導入:世界咖啡
第五講:創新六法加工創新對象(產品/服務/流程)
案例:炊事班的小毛
一、一加一減
案例:風靡一時的傻瓜相機
1. 加構成
2. 加環節
3. 新舊組合
4. 減構成
5. 減時間
6. 減步驟
二、一乘一除
案例:讓銷量翻番的新牙膏包裝
1. 變大
2. 變多
3. 變廣
4. 變小
5. 變薄
6. 變輕
三、一改一換
案例:中國水王農夫山泉
1. 改外形
2. 改原理
3. 改順序
4. 材料替換
5. 功能替換
6. 方法替換
練習:針對上一步審視后的產品/服務/流程做創新
工具導入:頭腦風暴
工具表單:關鍵點創新突破記錄表
第六講:高效輸出創新成果(新的產品/服務/流程)
一、創新成果的期望
1. 利潤高
2. 成本低
3. 易執行
二、創新檢驗流程
1. 預期收益分析
2. 獲益人員分析
3. 執行資源分析
4. 初步方案分析
工具表單:創新計劃書
總結:讓創新可持續
一、組織層面
1. 企業宣導
2. 上行下效
3. 創新賦能
二、個人層面
1. 多留意
2. 多思考
3. 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