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杰-銀行轉型與經營生態構建專家
中國銀行業協會百佳網點行長
亞太零售銀行決策者峰會受邀嘉賓
首都金融業規范化管理先進工作者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金融服務聯盟專家委員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金牌內訓師|內訓教材審定評委
BCP北京秉正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中心顧問
曾任: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營業部|綜合管理部總經理
曾任: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個人金融部經理/行長
曾任:私募股權機構總監、金融科技頭部公司副總經理
兼任:國家商務部人工智能及數字金融投資促進委員會秘書長
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投融資機制成果轉化分機制副秘書長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健康服務與技術推廣分會副秘書長
豐富的銀行從業經驗:
陳鳳杰老師20多年金融機構從業經驗,19年國有銀行從業經驗、5年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從業經驗。陳老師在國有大型銀行從基層(支行)發展到總行,在銀行生態和場景構建、網點管理、服務管理、經營轉型、數字化體系建設等理論和實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在從事基層網點管理期間,對客戶營銷與業務實踐、政策制度落地的形式與力度、網點文化的探索與建立、員工行為與心理的摸排與管理、客戶行為分析與處理,都有成功的經驗與方法。創建銀行知名服務品牌“劉艷快線”,創設金融業首個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明識別身份的機控設施“林森眼”,搭建銀醫服務系統“快診通”,帶領支行獲得總行級百佳網點、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合規管理先進網點、北京市銀行業特色服務網點。
在總行網點管理與服務管理方面,參與建行零售網點一代轉型體系創建,推廣實施二代轉型和智能化轉型項目,首創的銀行業首個服務規范標準體系、客戶賠償標準、神秘人檢查標準、大堂引導服務機制、銀行服務應急預案標準、客戶意見大數據分析管理系統等15項制度機制被推廣到總行系統和中國銀行業。
陳老師同時也是總行金牌內訓師,連續10年被評為總行優秀內訓師、且是總行內訓教材審定評委,使得陳老師對銀行人才發展有深刻的理解和實踐。陳老師的授課基于對當前金融(銀行)業深度的洞察及實戰經驗,結合陳老師的創新、推進、實踐與思考,以專業、獨立、全面、認真、冷靜、細膩的方式授課并嚴格掌控課程進展,多年享譽于受眾。截止目前,陳老師以往的培訓經歷中,受訓單位及學員的滿意率均在98%以上。
個人風格Style
聽到,培訓的目的是雙向交流而非單向灌輸,讓受訓者在思想上最大限度地求同存異就是培訓的目標,因此課前了解用戶需求,聽到用戶想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方法來溝通,不遺余力地讓彼此聽到。
知道,常識無需強調,培訓是要讓常識說話,講解清楚受訓者以為自己知道但卻需要重新思考的內容,培訓的過程是引導受眾進入培訓師的世界,一起做出判斷并得出結論。
得到,受訓者當場記滿一個筆記本但在課后絕不會拿出來溫習,培訓就是讓他們在單位時間內(如一個小時)得到單位的道理和記憶(如一個小時記住一句話),手捧石塊勝于入寶山而空回。
主講課程:
《敏捷銀行的全渠道運營》
《網點整體業務推進的533法則》
《建立網點文化的經驗和思路》
《零售轉型的體系建設與實踐指引》
《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服務與創新》
《銀行經營機構的生態構建與數字化轉型》
部分服務企業
中國建設銀行哈爾濱培訓中心、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渤海銀行、江南農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北京市銀保監局、中國郵儲銀行北京分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掛號收費處、翠微大廈商場客戶服務處、中國人事與社會保障部窗口服務部等
課程名稱:《銀行經營機構的生態構建與數字化轉型》
6課時
本課程主要適用:網點型行長、管轄行行長、分行公司業務部及個人金融部
授課風格:
? 實戰導向,直擊疑難困惑,深入淺出,富有吸引力;
? 學員導向,注重互動交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 案例導向,突出實務操作,點評到位,富有生產力!
引子:數字化轉型當前已成為銀行戰略轉型最重要的驅動力。2021年12月以來,人民銀行下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銀保監會下發《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人民銀行聯合市監總局、銀保監、證監會聯合下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了銀行保險機構數字化的原則、整體工作框架與工作標準,要求2025年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未來銀行是智慧化的數字銀行,敏捷組織、產品創新和迭代運營機制已在很多銀行落地,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如何聚焦修煉內功,提升數字化運營、渠道智慧化轉型、自主風控能力和客戶體驗是銀行經營機構管理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課程大綱/要點:
一、如何認知數字化的商業邏輯
1、互聯網企業的創新邏輯
獲取流量并直接變現
經營流量以增值變現
擴展場景來持續變現
2、傳統企業的創新邏輯
依托核心業務直接變現
圍繞核心業務上下游變現
布局生態實現全鏈條變現
3、企業數字化轉型
目標:捕獲增長、提升價值
領域:業務轉型、技術轉型、組織轉型
因素:敏捷工作方式、敏捷數字工作室、工業互聯網基礎架構、技術生態系統、工業互聯網學院、轉型辦公室
環節:數字化業績增長、數字化產品設計、數字化采購、數字化供應鏈、前中后臺流程自動化、工業互聯網架構、前中后臺流程自動化、工業互聯網學院
重點:新經濟下的數字產業發展與未來
二、如何把握客戶賦權時代的新金融
1、特點:整合入口、多元可變場景、不止于線上、價值端到端
2、優勢:銀行牌照、資金成本低、金融級風控、網點渠道廣、地方政府關系強、客戶信任
3、原則:從客戶愿景、價值驅動、創新體驗、鏈接生態出發
4、開放金融:客戶數據驅動、金融產品可組合、開放API
5、集成應用困境:場景不足、零售為主、數據短缺、渠道失效
重點:經營機構在新金融中的市場機會
三、銀行經營機構的數字化轉型破局
1、目標
市場策略的調優,品牌準確定位找市場對象
獲客能力的提升,建立持續獲客與持續建立粘性的渠道體系
運營方法的升級,體驗改善、數據挖掘、持續觸達、流量運營
場景營銷的對接,產品化入場景并建立與人的強鏈接
輸出體系的完善,服務輸出把握客戶留存、合規經營的責權變化
業務服務的包裝,以數據運營生態來實現錢找人
2、方向
需求端,基于個性化、碎片化需求做業務、產品、組織、商業模式創新
供給端,構建面向角色、場景、需求、全局優化的開放技術體系
供需端,交付非終結而是與客戶一同運營并提供解決方案
數據價值,業務數據化和數據業務化
3、內容
推進產業數字金融數字化,包括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重要產業鏈,企業客戶線上化,票證類業務數字化,普惠、綠色與農村金融數字化
推進個人金融服務數字化,營銷、交易、服務、風控的線上和智能化
提升金融市場交易數字化,參與大型金融市場交易平臺建設,參與投資交易數據平臺建設
4、要求
能力建設,數據戰略、數據質量、數據應用
自主可控,優化數據中心布局,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立足合理技術遷移
合規運營,創新合規風險、模型與算法風險、數據安全風險、隱私風險
5、步驟
治理,構建微服務池,基于數據組件構建新池以支持敏捷開發
共享,解構數據,分解當前產品數據并打通底層數據
引入,鏈接平臺,調用鏈接微服務以面向角色和場景
評價,抓好體驗,客戶體驗和員工體驗RPA
重點:銀保監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解讀
四、生態重構的方法和步驟
1、選擇切入的行業和場景
行業前景,2B、2C、2G
銀行自身能力,客戶運營、渠道整合、產業協同、技術賦能
2、選擇打造生態圈的模式
自建模式,以異業聯盟為例
投資模式,以農村電商為例
聯盟模式,以農商發展聯合會為例
合作模式,以方付通為例
3、做好能力建設
明晰銀行自身生態圈戰略,以平安的客戶+科技為例
提升銀行端到端運營生態圈客戶的能力,創設數字化工具和流量運營
消除內外部合作時的組織與文化沖突,扁平化、觸屏反應式架構
做好生態圈參與方復雜利益分配,ESG評級
擁抱監管政策變化,以數據交易所的穩健合規經營與數據安全為例
4、公司金融業務數字化轉型
監管要求: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數字化能力建設:支付-理財-審批決策的數字化滲透、業務流程數字智能化、場景數字化應用
全鏈條營銷:一點接入后發現營銷線索、創造營銷機會、確定服務方案
尋找機會:數據鏈接、場景切入、鏈式營銷、智能管理
智能分發:依托產業鏈視圖分發營銷線索
智能推薦:使用智能化營銷工具完成服務方案
智能管理:存款趨勢預測、資金閉環管理、產業鏈核心企業識別、產業鏈行業與區域分析
重點:經營機構生態重構的典型案例和建議
五、基于生態重構的數字化轉型(結合案例重點詳細講解)
1、銀行內部生態
組織與文化基因轉型,以開放融合、平視包容為例
運營和考核機制轉型,以銀保監文件三項要求為例
技術和業務資源轉型,以星云物聯網平臺為例
2、銀行客戶生態
高頻場景優先,以網商銀行線上業務為例
價值場景優先,以農村資產數字化平臺為例
公私聯動優先,以機構類客戶生態圈建設為例
3、合作伙伴生態
API開放共享,以建行生活為例
銀行聯盟合作,以消金聯合貸生態圈建設為例
技術賦能合作,以泰隆銀行數字普惠為例
產業生態合作,以凍品牛肉供應鏈金融為例
重點:經營機構數字化轉型案例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