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力 老師(北京)——3S全面績效管理體系創始人
? 3S全面績效體系(Strategic、Structure、Staff)創始人
? 華為08年績效變革推動者
? 曾任通信行業 華為成研所績效經理
? 曾任醫藥行業 揚子江、以嶺績效總監
? 曾任信息安全行 業恒安嘉新人資總監
? 曾任金融行業 匯中股權績效總監
? 現任愛眾護工總經理、SUGIMOKU 合伙人
? 獵聘通道特約評論員、清大厚德績效講師
【個人簡介】
徐老師曾推動華為PSST績效管理體系由KPI指標論的WET模式轉變為重視組織目標、價值觀行為與IDP的激發型績效管理;設計金融企業資產與資金端的績效平衡模型,實現業績三年從50億增長到170億;診斷投資目標企業績效關鍵點,及時止損,避免數十億資金的損失;講3S績效體系用于愛眾,實現三個月損益兩平,業績每月保持20%的增速,年增長十倍。
15年專注績效領域,跳出華為看華為、跳出行業看行業,徐老師鮮明反對績效工資、反對重考核機制、反對忽視企業環境變化一層不變的績效體系,提倡動態、全面的績效管理,以其工作親身經歷、經過的真實案例,總結出簡潔、實戰的3S全面績效體系,幫助眾多企業找對績效方向、避免管理浪費、提高業績實效。
徐老師現全身心的致力于中國績效體系推廣事業,幫助中國企業轉換管理理念、重視價值創造、適應環境競爭、實現可持續成長!
【主講課程】
還原真實華為干貨課程:
《華為的績效理念---從華為08年績效變革看績效啟示》
《華為的組織設計---從華為組織結構變遷看組織的真正價值》
《華為的干部管理---為何各地的“人資部”都叫“干部部”》
《華為的企業文化---為何官方宣傳沒有“狼”性文化》
跳出華為跳出行業課程:
《3S績效管理體系1---Strategic之BLM模型》
《3S績效管理體系2--- Structure之組織績效EIKON五步法》
《3S績效管理體系3--- Staff之員工績效GROW模型》
【學員評價】
徐老師的課程非常系統,從戰略設計、組織績效描繪、關鍵因素分析、組織設計、員工目標引導、教練式輔導,環環相扣、全面落地、受益匪淺。
——LifeStyle創始人&總裁 付豪
刷新觀念、刷新常識、刷新我們自以為節約成本的很多損失利潤的種種行為
——臺灣登琪爾副總 吳聿書
幫助我們打開了思路、打開了眼界、打開了格局,也就打開了市場、打開了方法、打開了動力
——臺雅量文化創始人&總裁 呂炎璋
徐老師課程深入淺出、邏輯嚴謹、案例豐富、模型實用、觀點獨道,應該推廣到更多企業,幫助更多企業成功。
——揚子江藥業集團副總 葉迎九
《管理的理念與發展---從百年變遷中看管理》
徐力
【課程背景】
管理發展了百年,雖很難定義,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學科的交叉……誕生出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管理、項目管理等眾多分支,逐步變成紛繁復雜的管理森林。
我們學習理工文史醫,對面問題有著無比的自信,憑借著卓越的努力走上管理崗位,帶領團隊,卻發現不是每個人都像自己,倍受打擊。于是一頭扎進管理的森林,學習最先進的管理理念,追求“扁平化”、“OKR”、“變革”、“學習型”……卻發現在自己團隊很難落地,最后迷失在管理的森林中,反而被管理拖累……
我在華為時,曾見過一位非常厲害的PL,作為女生付出了很大的才智與努力,在她帶上團隊后,身先士卒地為下屬解決問題到末班車是常態,卻在組織測評被告知在末位,她曾哭著向PM要求重回技術崗位。這是眾多基層管理者中的縮影,如何讓他們盡快地系統地掌握管理的體系,而不是讓他們用有限的時間在森林中碰壁,這樣才能重拾管理者的信心,針對自己的團隊、自己的業務,尋找出合適的管理模式。而這位PL的華麗轉身,只用了兩個月……
作為華為08年績效管理推動者、PDU變革參與者、3S全面績效體系提出者,徐力老師15年專注在績效與長期激勵領域,幫助金融企業設計資產與資金端的績效平衡模型,實現業績三年從50億增長到170億;診斷投資目標企業績效關鍵點,及時止損,避免數十億資金的損失;將3S績效體系用于健康管理企業,實現三個月損益兩平,業績每月保持20%的增速,年增長十倍。
徐老師作為績效總監一線實戰的15年,也是做為企業管理者課程的資深講師,只有讓管理者系統地掌握了管理,統一了管理語言,企業的戰略、目標才能真正落地到實處。
課程未采用《非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的選、用、育、留四個傳統架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中的分支,只有明白了管理過程中人的轉變,才能意識到人力資源的核心理念;二是現在人力資源體系架構不再局限于四大支柱,會有更多靈活多變的的模式,但其核心理念卻一直未變;三是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與企業相適配,更多的應該啟發管理者去尋找合適自己團隊與業務的方式,而不是將不適合的模型生搬硬套。
《管理的理念與發展》采用了從定義管理開始的1900年到2000年,以每十年進行劃分,用當時主流的管理理論與代表人物為基礎,梳理出管理發展的脈絡,引導學員在短時間內系統地了解管理的體系,明晰管理理論的作用范圍與作用邊界,以幫助其在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管理模式來落地。
【課程收益】
? 了解在不同社會階段的管理理論產生的原因與影響
? 掌握管理中的基本理論,如科學管理、XY、需求層次、雙因等
? 通過案例、學習與討論,理解并掌握理論適用的條件、邊界及影響
? 學會根據自己的業務、團隊特性,找到合適的管理模式
? 幫助企業將管理者快速引入門,調動其對管理的興趣與積極性,發揮主觀聰明才智給企業帶來匹配的管理模式
【課程特色】
? 跳出人力資源管理的局限,擴大到管理的體系
? 清晰的管理發展脈絡,讓管理者在管理森林中找到定位
? 不再是“知其然”,更注重“知其所以然”
? 高密度高濃縮的飽和安排
【課程對象】
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中基層管理人員、管理骨干及后備
【課程時間】6-12小時
【課程大綱】
1. 古典理論
1900-1910:秒表科學
? 經濟人假設(X理論)
? 管理理論之父:法約爾
? 管理的五要素
? 管理的十四條原則
?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
? 搬礦與挖礦實驗
? 科學管理原理
1911-1920:福特時代
? 流程的分解
? 流水線的產生
? 社會影響與弊端
1921-1930:發現組織
? 權力理論:韋伯
? 理想的官僚組織模式
? 古典管理理論
? 經理人的三項職能:巴納德
? 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斯隆
? 職業經理人的特質
? 事業部組織結構的雛形
? 管理思想的核心
2. 近代理論
1931-1940:關于人的探索
? 霍桑實驗
? 照明實驗
? 福利實驗
? 訪談實驗
? 群體實驗
? 社會人假設(Y理論):梅奧
? 沖突管理:芙麗特
? 沖突的三種解決方式
? 領導的四項基本能力
3. 當代理論
1941-1950:戰爭的教訓
? 管理對戰爭的貢獻
? 全面質量管理:戴明
1951-1960:在夢想中的生活
? 對消費者的研究:德魯克
? 營銷時代:
? 4P理論:麥卡錫
? 4C理論:科勒特
? 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
? 雙因理論:赫茲伯格
? 人性的假設:麥克雷戈
1961-1970:了解戰略
? 理論一:
? 戰略先于組織形成:錢德勒
? 小米案例
? 理論二:
? 戰略服務于組織:安索夫
? 安索夫矩陣
? P&G案例
? 可口可樂案例
? 理論三:
? 戰略無法規劃:明茨伯格
? 華為案例
1971-1980:組織癱瘓
? 戳破自負的泡沫:托夫勒
? 經理人的三個角色:明茨伯格
? 管理的軟肋
? 理想團隊的九種人:貝爾賓
1981-1990:追求卓越的冒險
? Z理論:大內
? 非線性戰略管理:大前研一
? 競爭研究:波特
? 競爭戰略
? 競爭優勢
? 追求卓越:彼得斯&沃特曼
? 領導者工溝通具備的四項能力:本尼斯
1991-2000:權力的新平衡
? 企業流程再造BPR
? 組織構想
? 無結構組織:彼得斯
? 三葉草組織:漢迪
? 學習型組織:圣吉
? 矩陣模式:ABB
? 事業部制:GE
? 精益模式:TOYOTA
? 互聯網直銷模式:D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