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越漢
20年華為工作經歷
原華為渠道財經管理部部長
原華為企業信用與運營資產管理部部長
原華為某片區銷售融資部部長
講師簡介
余越漢老師2001年加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與公司共同成長的二十年中,親歷了華為遭遇的復雜多變的營商環境和經營挑戰,深度參與了“大機會和大風險”中的財經變革,以及為實現長期有效增長而開展的經營管理和業財融合,為業務快速擴張打下堅實基礎。
在華為歷任片區銷售融資部部長、企業信用與運營資產管理部部長、渠道財經管理部部長等職。在負責渠道財經業務期間,帶領團隊聚焦渠道業務經營能力提升,搭建數字化渠道經營平臺,建立渠道財經流程和工作規范,助力渠道業務成為華為增長最快的業務,團隊榮獲任總簽發的總裁嘉獎令。在管理信用與運營資產業務期間,主導了風險量化和風險組合管理等多個變革項目,端到端搭建了風險管理機制和流程,在職期間企業業務損失率創下并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個人榮獲華為最高管理獎“藍血十杰”獎章。
在20年的華為工作經歷中,獲得經營管理六級專家、信用管理六級專家、銷售融資六級專家資質,華為大學金牌講師。擅長經營管理、預算預測、風險與內控、回款管理、銷售融資、渠道財經、業財融合、流程建設、交易條款設計等業務領域,在量化風險管理方面有獨到的業務理解和開創性的實踐成果。
主講課程
《把經營分析會打造成增長引擎》:如何打贏一場數字化的戰爭,把目標實現,把戰略落地;
《用渠道財經打造良性生態關系》: 搭建企業渠道財經體系,凝聚生態伙伴,實現價值增長。
《構筑穩健的風險和回款管理體系》:如何在增長的同時,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確保穩定現金流;
《用戰略財經引領穩健增長》課程大綱
n 課程背景
數字化經濟到智能化經濟的轉型開啟了新機會,據普華永道預測,人工智能在2030年將給世界帶來100萬億人民幣的經濟價值。AI對傳統企業的改造,會帶來商業模式變化和產業價值鏈轉移,一方面新機會催生了一批新的獨角獸,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傳統企業經營步履維艱。
2021年,全球大宗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很多企業遭受產業鏈的上壓下擠,成本接近失控,利潤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地緣政治和貿易沖突動搖了全球化基礎,多邊體系存在崩塌風險,部分行業的全球供應鏈體系遭到破壞,業務的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難度。在一個動蕩復雜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如何健康長久地活下去,是很多企業需要時刻思考的課題。
華為公司保持了長期有效增長,2020年更是實現了8913億人民幣的收入。“偉大背后都是苦難”,華為跨越苦難的經營方法和管理工具,以及在大機會和大風險面前保持穩健經營的管理體系,是華為最寶貴的財富,值得中國企業參詳借鑒。
n 常見經營管理問題
1. 商業環境復雜多變,對突如其來的風險事件(如原材料漲價)無法預判、被動響應、應對慢,嚴重影響經營目標的達成;
2. 制定經營目標時團隊激情澎湃,遇到經營問題時,無力無助無頭緒,經營管理就成了走過場。
3. 經營結果與經營目標間出現較大偏差時,對于是否該調減預算左右為難?
4. 各部門雖然都盡職盡責,但經常無法把脈經營問題,經營會議開得越多越混亂;
5. 高層認為部門墻厚重,重大經營問題管理踏空,只能事事親力親為;
6. 經營結果不可視,未來不可預測,經營決策不及時,找不到問題根因和解決方案;
n 課程目標與收益
1. 轉變經營理念:基于業務實質,構建正確的經營意識;
2. 梳理管理架構:按一條主線和三個層次梳理經管思路;
3. 提升經營能力:統一戰略制定到業務執行的經營邏輯;
4. 熟悉經營工具:助企業做好日常經管工作,敏捷經營;
n 針對人群
銷售主管及業務人員;中高層銷售管理者;財經專業管理團隊
n 課時
1天(每天8小時標準課時)
課程大綱
1. 經營管理概覽: 寶貴的無生命管理體系
1.1 華為34年經營帶來的啟示
從業界巨頭的破產案例,剖析企業經營的“三大風險區”;
對比華為歷年經營結果,看華為如何管理“三大風險區”;
到底該向華為學習什么?
華為歷史上遭遇了“三次經營低谷”,原因是什么?如何走出來的?
1.2 經營管理目的: 目的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經營目的:選擇長期有效增長的內涵是什么,為什么不選擇追求利潤最大化?
經營行為:經營管理是個多維度的系統工程,管理主線是什么?
戰略目標—經營策略—經營目標—經營規則—經營意識—經營單元
對比研討:企業常遇到的經營挑戰和管理方法
1.3.經營管理對象:遵循IFS變革路線
以實際業務為例,探究業務行為到財務結果的轉換過程
從轉換過程看華為的IFS財經變革
沿著IFS的三個變革方向看經營管理的三個對象:流程、項目、責任中心
1.4 經營管理工具:貫穿戰略制定到業務執行的經營活動
用流程鋪好“業財融合”的道路;
用四算管出“項目經營”的盈利;
用戰略驅動“責任中心”的經營;
以業務為主導,以會計為監督;
經營管理規則如何體現沖鋒的導向
責任中心的經營設計
本章小結:經營管理與價值創造的關系
2.戰略財經:統一業務到財務的邏輯
2.1 業務戰略和財務戰略的拉通閉環
研討:企業經營管理常見困境與問題
戰略循環:戰略即經營,經營即戰略
邏輯拉通:以財經六要素為工具,以財經視角看業務戰略
方法拉通:戰略制定到執行中,業財拉通的常用方法
2.2 戰略制定:戰略本身就具有商業價值
差距分析:圍繞六個關鍵點找差距,差距激發動力——【案例】;
市場洞察:沒有財務的市場洞察無法引領商業成功——【案例】;
戰略意圖:愿景牽引戰略,戰略(財務)取舍業務——【案例】;
戰略目標(業務目標 +財務目標)原則——【案例】;
根據業務所處階段,戰略目標各有側重——【案例】;
業務設計:好的業務設計,必須回答六個財務問題
本章小結:戰略的本質是抓機會,用產品、市場、技術驅動擴張;
戰略財經就是用價值的標準衡量戰略的價值創造過程;
3. 年度商業計劃與全面預算
3.1 全面預算的內涵
展現全面預算的輸出結果和示例;
對比研討:企業編制預算中的現狀、問題與困惑;
全面預算的內涵是什么?
全面預算作為管理工具,承載了哪些管理訴求?
預算生成模式有哪些?預算的生成流程是怎樣的?
3.2 全面預算的實質
編制過程: 以客戶和項目為源頭編制預算;
戰略規劃與商業計劃如何對接?
從訂貨到利潤的預算編制方法;
預算實質:對業務中的“機會擴張與資源控制”進行平衡;
如何在預算中平衡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實踐分享)
如何實現機會牽引資源,資源對齊機會——(實踐分享)
如何平衡和協調增長與利潤之間的關系——(實踐分享)
如何平衡業務擴張與風險控制間的關系——(實踐分享)
如何平衡產品開發與技術研究間的關系——(實踐分享)
費用預算:不能是有多少資源辦多少事?
戰略預算:沿著戰略方向在制高點持續投入;
管理工具:彈性預算、預算調整、預算變更、預算遷移;
目標制定:目標制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全面預算要以財務績效評價閉環;
本章小結:重新審視預算的價值
4.日常經營管理
4.1日常經營管理工作有哪些?
專題分析:分析議題和分析方法——【案例】
滾動預測:“基于歷史看未來,基于未來看未來”
一報一會:對準經營策略和經營目標
經營輔導:圍繞經營靶心,槍口抬高一寸
4.2一報一會的管理
發現問題的方法分享:——【案例】
挖掘根因的方法分享:——【案例】
協同作戰的實踐分享:——【案例】
數字化經營的應用與數字化建設
課程總結: